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知道更要做到(3)


带有强烈中国印记的文化


  我发现,在我们整个社会生活中弥漫着一种极强的、带有我们中国特色的文化——“知道文化”。
  对此,只要我们稍加考察,便会发现如下现象:
  我们谁都知道读书可贵,但究竟有多少人在经常读书?
  我们谁都知道运动重要,但究竟有多少人在时常运动?
  我们谁都知道心态关键,但究竟有多少人能善加控制?
  我们谁都知道忠诚敬业,但究竟有多少员工确实如此?
  我们谁都知道信守承诺,但究竟有多少商家做到这点?
  我们谁都知道公正廉洁,但究竟有多少官员问心无愧?
  我们谁都知道戒烟限酒,但究竟有多少烟民戒了烟、又究竟有多少酒仙限了酒呢?
  ……是的,“知道”却没“做到”,这在我们个人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中已变得俯拾皆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而如果对以上种种我们尚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话,那对以下报道,我们就不能不好好反思、深刻反省了。
  这篇报道写的是在泰国某著名旅游景点足以令我们每个国人都汗颜的事。
  据报道,就在这个景点,就在这个世界各国旅客都熙来攘往的著名旅游景点,却处处醒目地用中文写着如下警示——
  “此处不能进去!”
  “此处不能洗手!”
  “请不要骑上马背!”
  “请不要骑上大象!”
  “请保持清洁!”
  ……在这个世界著名旅游景点,全世界的游客都有,全世界的语言都有,全世界的文字都有,但为何惟独用我们特有的文字写着这样令人刺目的警示呢?难道我们不“知道”不应乱闯禁区吗?难道我们不“知道”不应在碧水中洗手吗?难道我们不“知道”不应骑到那些专供观赏的木马、石象上吗?难道我们不“知道”应该保持清洁吗?不,对于这些我们每个人全知道、全明白、全清楚!但既然全知道、全明白、全清楚,那为何人家还惟独用如此刺眼的方式专门向我们警示呢?
  我认为这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因为我们全社会都弥漫着一种我们特有的、可悲可叹的、带有强烈中国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摡括起来就是四个字——“知道文化”——一说起来全知道,一个比一个谈得头头是道,但就是应做做不到!这种“知道文化”几乎成了我们的专利,我们的印记,而且正在极大地侵蚀着我们的国民性,危害着我们的民族素质,降低着我们的国际声誉。难怪我国一位旅游界的前辈不无感慨地说,一到海外,我们的游客就特别容易辨认:一是过马路不走人行道的;二是上车抢坐不排队的;三是在公共场合大声聊天旁若无人的;四是向旅游车窗外随手扔易拉罐的;五是围着浴巾在宾馆过道内来回串门的;六是借豪华客房的台灯罩晒裤衩、晾**的……
  说到此,有关这种典型的“知道文化”的种种,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去反思、去反省、去研讨、去深究吗?
  以上就是笔者所发现的、带有我们强烈中国印记的“知道文化”。


寻找“知道文化”的破解之道


  关于“知道文化”的论断,不知你是否觉得笔者下得有些武断,很有些当年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的味道,也很有些像当年的鲁迅,对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此刻,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觉得我与这两位先辈的内心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我之不同,一是因为我从当年“文*”的极端荒唐到如今我们中华的腾飞在即,仿佛看到了事物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性——否极泰来。因为很显然,当事物发展到某种极致的时候,其内部一定会凝聚起一种强烈的、伟大的,甚至是冲天的、势不可挡的力量,从而使事物从一个方向逆转到另一个方向,恰如我们阴阳两极的互相转变。因此我坚信,我们这种如今正引起越来越多国人强烈关注的“知道文化”,也一定会否极泰来,开始向着充满希望的方向迅捷逆转。
  我之不同,还因为纵观中外古今,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国民性和民族性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变的、可升可降的,根本不存在什么天生的优劣之分。试想,世界上有两个以纯正、高贵血统自居的民族,他们如今也的确展现了一种令人羡慕的民族素质。然而就在半个多世纪前,他们一个在西方曾使几百万无辜犹太人惨遭不幸,一个在东方曾使几千万我们的同胞生灵涂炭,其行为现在回忆起来依然令人发指。因此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惭形秽、自怨自艾。只要我们发现问题、正视问题、万众一心,尤其借2008年在我国举办奥运会的大好契机,全民动员、奋起直追,赶超他们只是个时间问题,就如我们这20多年来奥运会金牌的节节攀升。
  当然,笔者与之不同,更因为笔者不仅从理论上找到了这一问题的破解之道,而且还以亲身实践,证明了这条破解之道的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而这正是笔者在下面要一一向你展示的。
  说到此,还请你与我一起回到那个久违的秘密,回到那个隐藏在第一卷羊皮卷中的那个只有“历史上寥寥无几的智者”才能领悟的秘密,因为我们正在急切寻找的“破解之道”,原来就在这个秘密之中。


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知道文化”的破解之道:“广义习惯”
  在我们回到那个秘密,揭开“知道文化”的破解之道以前,请允许我先给你讲一个关于足球门将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西方一个著名的“足球之乡”。
  一天,这个“足球之乡”的一幢居民楼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刹那间,火势汹涌,人声鼎沸,浓烟裹着红红的火舌,眼看就要吞噬整幢大楼。
  这时,楼下惊恐的人群猛然发现浓烟中一个阳台上,被困着一位妇女。那妇女怀抱着一个婴儿,正焦急万分,不知如何是好。
  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人群中有人大喊起来。
  原来,有人发现,一位妇孺皆知、最富盛名的足球门将正好在场。于是人们齐声大喊着让那位母亲快把那婴儿扔下来,扔给那门将,并自动闪开了道。
  情急中,那位母亲果然看到了那位她十分熟悉的门将,于是,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婴儿向他扔去,也顾不了其他什么。
  那门将见婴儿朝自己飞来,便一个箭步扑过去,把那婴儿稳稳地接在自己手里中。
  全场人顿时一片欢呼。
  但哪知这个门将刚接过婴儿,便来了个使全场人都始料未及的动作——
  只见他顺势把手中的婴儿向上一抛,随即便对准婴儿,飞起一脚。
  “啊!”全场人几乎同时惊叫起来,一个个变得目瞪口呆……这就是有关一个足球门将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许多少有些虚构,但我听后却感慨无穷。
  我感慨什么呢?
  我感慨自己仿佛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两个字的含意。
  这两个字便是“习惯”,就是隐藏在第一卷羊皮卷中的那个秘密,就是你我当初知道后都很有些大感意外的那个秘密。
  而现在看来,我们当初之所以会不约而同地对此大感意外,很可能是由于这两个字对于我们来说过于熟悉,因此我们反而谁也未曾去深究过它——深究它的确切定义、深究它的科学内涵、深究它的内在规律、深究它对我们人类的无穷价值。
  而上面所讲的足球门将的故事难道不值得引起我们的思索——如此奇闻,究竟原因何在?
  原因当然既简单又肯定——那就是“习惯”,是因为习惯使然。
  而正是听了这个故事,我对第一卷羊皮卷中的一句关键之话才恍然大悟:
  “我们的行为受到品味、情感、偏见、欲望、爱、恐惧、环境和习惯的影响,其中最厉害的就是习惯了。”
  是啊,这个故事不是再充分不过地说明了这一点吗——在所有影响我们行为的因素中,“最厉害的就是习惯”!
  “最厉害的就是习惯。”请千万别疏忽了这句话。因为世界上每个人都最关心自己的命运和前程。而命运当然是由你的行为造成的——好的行为,造成好的命运;坏的行为,造成坏的命运。而现在我们清楚了,习惯是影响我们命运诸因素中“最厉害”的一种。既然如此,那你我从今往后怎么还能对这两个字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漠不关心,不给以足够的重视呢?按说我们应该将其放在首位才明智啊!否则我们何谈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呢?而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命运都不负责任,那又何谈其他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老祖宗几千年前就留下的谆谆教诲,而如果我们现在连最基本的“修身”都不去做,那又何谈“齐家”、“治国”、“平天下”呢?



作品集周士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