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人不是艺术
时间:2014-01-20 作者:魏英杰 点击:次
论坛、微博的一个特点就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了超时空交流。你在论坛上说了什么,当事人很可能下一秒钟就站出来反驳。短兵相接,自然容易擦枪走火,导致论战变成骂战,研究问题变成大话“三妈”。当下流行的微信群,也有这个特征。这两天,我所在的一个微信群进来了一个朋友,开口就对他看不爽的某人大骂。这个某人,原先也在这个群,如今却已退群。结果,大家围绕他该不该在群里骂一个并不在场的熟人而激烈争论,闹得一地鸡毛。 也许是年岁痴长,越来越不习惯这种作派。骂人并不会让自己占据道德优势,反倒显得更小家子气。而对于被骂的人,心态好倒也罢了,倘若很看重自己名分,那可能就会很受伤,甚至记住你一辈子。在现代文坛上,就出过这么一桩令人感慨的公案。 这起事件的一方当事人是骂遍天下无敌手的鲁迅先生,另一方当事人是上海滩著名富家公子哥,同时也是诗人、出版家和翻译家邵洵美先生。有人评价邵洵美是“一个严重被低估的文化人”。近来读了一些邵洵美的传记与文章,我基本同意这个判断。 作为文学家,邵洵美写过诗歌、随笔、小说、时评,如今已结集几大册出版。作为出版家,他从上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就倾其家财,开书店、办杂志、搞出版,先后出版过《新月》、《诗刊》、《时代》画报、《论语》、《万象》等杂志。上海沦陷期间,他在“孤岛”中还出版发行中英文刊物,发表抗日言论(包括翻译出版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作为翻译家,他的文学作品翻译工作受到了包括他的女婿、著名翻译家方平等人的高度肯定。此外,他还是国内较早的一个著名的集邮家。 在1949年以后的数十年岁月里,这样一个在文化界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人物,却好像消失了一般,长期未曾得到必要关注。说起来,这至少有一小半原因应归之于鲁迅对他的攻讦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与鲁迅之间的恩恩怨怨,在邵洵美生前就已是他的一块心病。1958年,生活陷入困顿的邵洵美因一场无妄之灾,被关进了上海提篮桥监狱。在监狱里,他碰到原先有过一点交往的后辈文人贾植芳先生。当时,深感来日无多的邵洵美向贾植芳郑重交待了后事。他希望贾植芳将来出去的话,有机会要为他写篇文章,帮他澄清两件事。这两件事,说起来都和鲁迅有关,这里单说其中一件事。他对贾植芳说:“鲁迅先生听信谣言,说我有钱,我的文章都不是我写的,像清朝花钱买官一样‘捐班’,是我雇人写的。我的文章虽然写得不好,但不是叫人代写的,是我自己写的。”在监狱里,邵洵美仍念念不忘此事,可见这事情对他的刺激之深。 这俨然是一场民国时期的“韩寒代笔风波”。关于这件事,也有人提出不同观点,如鲁迅研究专家倪墨炎先生写文章认定鲁迅并没有说邵洵美“代笔”。这里我倾向于赞同贾植芳的论述,也能理解邵洵美的晚年心境。(具体不展开论述了)鲁迅对邵洵美的攻讦,主要集中于《各种捐班》《登龙术拾遗》《帮闲法发隐》以及《拿来主义》等多篇文章,有兴趣的人可找来看看。方舟子平生佩服鲁迅,而鲁迅在骂人上,确实又狠又辣。他三言两语就能把人骂得体无完肤,何况如此集中火力付准邵洵美“开炮”。邵洵美花了一辈子时间,还是无法消受鲁迅的这番“连珠炮”。 鲁迅说邵洵美有钱,这倒没什么错。邵洵美本人是晚清曾任台湾巡抚、湖南巡抚的邵友濂之长孙,乃世家子弟出身。他娶的是自己的表姐,即晚清著名政商人物盛宣怀的亲孙女盛佩玉,也是个望族出身。作为“富三代”,邵洵美确实有钱,但他绝非纨绔子弟。读他的传记就知道,他从剑桥留学归来,就致力于文学和出版事业,一生不改其志,乃至于为此散尽家财。他为人豪爽大方,人称“海上孟尝君”,笃信“钞票用得光,交情用不光”,许多文坛人物包括丁玲、沈从文、夏衍都受过他的襄助。如胡也频被捕,他出面打听消息和进行营救。胡也频被枪毙后,沈从文想送丁玲回湖南老家,没有盘缠,又是他慷慨解囊送了1000元给丁玲,并声明不用还。照理说,邵洵美有钱怎么花也是他自己的事情,可他做了那么多有益的事,到头来却还被鲁迅恶语讥讽,你说冤不冤? 不止如此。邵洵美于1968年在凄惶中死去,死的时候连一副棺材都买不起。但是,鲁迅的诅咒并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得到解除。在过去的通行语文教材上,长期选用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而这篇文章下面的一条注释,把邵洵美继续钉在了不公的耻辱柱上。这篇文章写到:“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下面注释写到:“这里是讽刺做了富家翁的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这个“如此之流”的注释,等于挖坑又把邵洵美给埋了。直至多少年后,邵氏家人提及此事,仍感到愤愤不平。 这桩文坛公案发人深思。我在读邵洵美作品与传记时,既感慨这位文坛侠士的不幸遭遇,也不由反省自己过去的写作。我在想,自己在写作中一定犯过类似毛病。时评多不平之作,言语激愤在所难免,但在写作过程中,应尽力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公平。同样的,在论坛、微博等公共交流空间,发言表态也应持这样的谨慎态度。骂人不是艺术,充其量反映的是一个人的人生境界问题。如果方舟子、崔永元更多地就事论事,尽量不涉及人格评判,应该就不会有今天这一场官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