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更平凡(3)
时间:2013-10-18 作者:王卫宾 点击:次
人生快乐么么茶(全文在线阅读) > 第十二章 让生命更平凡(3)
土拨鼠到哪里去了 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 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条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在一个课堂上,教师讲完上面这个故事,问下面的学生:“你们发现这个故事里哪儿不对劲了吗?” 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兔子不会爬树;猎狗没有那么笨;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条猎狗。 老师点点头,接着问:“还有呢?” 直到学生再也找不出什么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 土拨鼠哪去了?老师的一句话,一下子将学生的思路拉回来,记起猎狗追寻的目标本来是土拨鼠,只是因为兔子的突然冒出,让我们的思路在不知不觉中打岔,土拨鼠竟在我们头脑中自然消失。 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被途中的细枝末节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分散精力,扰乱视线,以至中途停顿下来,或是走上岔路。但是把精力放在过程和小事情上,只会让自己迷失了原先要追求的目标。 除此之外,让我们迷失本来的目标的,除了突然出现的兔子以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我们跑得太快了。 三个男人提着行李气喘嘘嘘地赶到火车站时,火车正鸣着长笛向外缓缓驶出,于是三个人急忙沿着站台追赶火车。 其中两个人身强力壮,终于在千钧一发之际,跳上了最后一节车厢,最后一个人只好无奈地看着火车远去。 突然之间,没赶上火车的男人在站台上忍不住疯狂大笑起来。 检票员不解地问他:“你怎么啦,没赶上火车,还哈哈大笑?” 那人上气不接下气地答道:“他们,他们是来送我的。” 笔者生活的城市是一个在20年间飞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曾经提出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著名口号。随着现代化进程日益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上面这句口号也深入人心。有人就曾经煞有介事地向我鼓吹说:现在已经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 在经济圈中也许的确如此,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的人生中,却可能发生上面那样荒谬的偏差。 当我们朝某个目标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但做到某个时候我们停下来反思的时候,却会发现自己是在为了追求而追求,完全忘记了自己真正要去的地方,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在生活中,无论面临的任务如何紧迫,我们都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别忘记问一下自己,土拨鼠哪去了?自己心中的目标哪去了?这一刻我是在一种惯性的带动下,为了做而做?是不是已经因为太过渴求而迷失了本来的方向? 世间的妖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魔!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干什么的,偏离了自己应该追求的目标,我们即使付出再大的努力,取得再大的成功,也是南辕北辙,与自己真正的理想背道而驰。 我平凡,我快乐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经列出过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程度=目标实现值÷目标期望值,意即对一个人来说,他所得到的越多,就越快乐;反之,他所期望得到的越多,就越不快乐。比如说,对于一个在沙漠里迷路的人来说,一小杯水就意味着最大的快乐;然而对一个生活中城市的人来说,一杯水对他来说即使不是毫无意义的,至少难以让他得到任何快乐。 这个快乐公式就是人生的除法,它对于我们探寻生命的意义,使自己过得更为安然和快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列子》中有一篇寓言,把“力”和“命”虚拟为两个人,对人生问题进行辩论。 力说,人的贫富贵贱,穷通寿夭,都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呀!这是我所能做到的事。 命说,即然如此,那么彭祖的才能比不上尧舜,而他却能活到八百岁;颜渊的才能高于众人,而只活了三十二岁;孔子的品德无疑高于诸候,却穷困一生;殷纣王极无品德,却高居帝王之位;季札是吴国的贤士,却一直无官;而蛮横的田桓却占有整个齐国;伯夷叔齐都贤,最后却饿死在首阳山上;鲁国的季氏虽恶但巨富,你要是有能力来改变这一切,为什么不去改变它呢?” 寓言的本意是想说明人应该乐天安命,服从命运的安排。但对于一个有所追求的现代人,这一点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人毕竟有各种需求。 尽管如此,这篇寓言仍然告诉我们一条人生的真理,人的命运受到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 多少年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的人生理想,塑造了我们的成功人生哲学以及完美价值观。我们本能地认为,创造带来快乐,平凡意味着放弃辉煌,平凡不可能带来快乐。 没有人要求游泳一定要到长江中去游,因为在小河里同样可以游得畅快;也没有人在买车时一定要买奔驰,因为国产车同样可以载着我们奔向远方;在谈朋友的时候,也没有人要求对方一定出身名门,小家碧玉同样可以与我们恩爱一生。 可是对于人生,对于我们生命的历程,为什么却如此苛刻呢?生活中,成功者总是被善意地罩上一圈光环,被无限地夸张着,好像他一生下来就证明了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那些普通人,却在一遍又一遍试图证明自己不是普通人。 一个小孩子在父母的宠爱与鼓励下,不知天高地厚地设想将来要当李白当爱因斯坦,不过说笑而已;而一个已经走上社会的年轻人仍然这样幻想,那就不仅仅是说笑而已了。 我们的学校教育过多地宣传了理想与信念的力量,似乎一个人想做什么就一定能做成什么,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没有错,但是这种雄心壮志很容易演变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狂妄和无知。 在中学生课程表上的“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予不能也?”只是小孩子赌咒发誓不服输的执拗。这世间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未必能做得到。在社会上,多少人在承受命运打击的时候,坚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相信自己必有一拯救斯民于水火之中的使命,而不会随随便便、平平淡淡了此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