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不良女生”,还是先有 “流氓校长”?
时间:2013-05-18 作者:程万军 点击:次
“校长带女小学生开房案”之所以令人震惊,不仅在于“幼女”、“校长”、“开房”这几个关键词,而且更在于一个令人崩溃的现实再次刺激整个社会的神经——“去道德化”。
纵观整起事件涉案人,无论哪方,都没有“道德”可言。
对这起案件,警方表示,六个小女生在整个事件过程中表现主动,是她们打电话约出校长,自始至终,她们没有受到任何人胁迫。
究其始末,不排除这几个女生在开房之前,已被社会“精神污染”,意欲提前用“青春”换取“金钱'。但是如果说女生主动,那么校长就属被动吗?难道他受到了女生的胁迫?
这显然不可能。整个案件暴露,无论是女生,还是校长,包括那个政府职员,都没有被动一方,不客气说,他们一拍即合。
但是,即便是“两情相悦”,这也无疑是一起侵害案件。道理很清楚,未成年人没有完全自主能力,她们是需要监护人的,而家长一旦空缺这个位置,校方和政府责无旁贷。
然而,身为教育工作者带头人以及政府公务员,这两个男人不仅没有规劝女生归校,反而极力配合远游、引领开房、实施侵害。如此,两个男人要负刑事责任毋庸置疑的。而在道德层面,“勾引”他们的女生,陪女生“消费”的他们,谁更应该受到谴责?
这就是涉及到本案揭示的最深痛处:我们这个社会的风气到底是被谁搞坏的?是先有“不良女生”,还是先有“流氓校长”?
显然,无论是从年龄还是阅历而言,校长都是在先的。如此问题的本质就昭然若揭——如果一个有不良念头的学生遇到一个好校长,那么她可能会打消不良念头;反之,如果一个好学生遇到一个坏校长,则她很可能慢慢走向不良。那些流氓校长和公务员,一旦与小女生结成“朋友”,耳濡目染于她们的价值观就是:你们完全可以忽视道德人格尊严,无需勤奋学习,只要不惜一切“挣”到钱,就可以在世间“潇洒走一回”。
于是,小女生的道德感、羞耻心便同公务员、校长的人性一同沦丧。
泛无耻化,去道德化,这样的社会、这样的风气究竟有没有救?如何挽救?这就回到一个很大且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总之,追本溯源,官风不整,民风难振,校风不良,学风难清。挽救一个社会的风气,与其“从娃娃抓起”,不如从官员、校长抓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