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论语》中为何没有“苦”字?

      儒家学者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偏于道貌岸然,正襟危坐的。而实际上,在儒家学说的创始时代,他们也有天真纯朴的一面。例如,谈论人生获取快乐的途径时,他们就跟儿童似的,直抒胸臆,毫不掩饰。
 
      《论语》中,充满了快乐色彩的词语。总共只有一万一千多字的《论语》,“高兴、快乐”意思的“乐”和“说(悦)”,各出现过10多次。
 
      仅以“乐”字为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这是讲自然景物给予人的快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这是讲亲友相见给予人的快乐;“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里仁)”“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这些是讲境遇给予人的快乐;“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子路)”“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了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这是讲行为之乐;“未若贫而乐。(学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回也不改其乐。(雍也)”“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述而)”“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阳货)”这些是讲适度合理的心态给予人的快乐。大略言之,外在事物,自身的努力,内心的调整,都可以使人感到快乐。
 
      直言快乐,是不谙世事的儿童的特点;儒家创始人孔子这样大谈快乐,一副傻乐形象,相当可爱。今天人们遇事喜欢说“快乐就好”,貌似潇洒时尚,其实孔子早已如此。
近半个世纪前,梁漱溟先生注意到儒释两家的一个重要差异:儒家经典《论语》多“乐”字,却没有一个“苦”字;而佛家经典《般若心经》多“苦”字,却没有一个“乐”字。梁先生认为,这个差异既非无关紧要的文字差异,亦非事出偶然,而是因为两家共同的研究对象(人生),存在着两面或者说两极之分。所谓两面两极,指人类接近动物的一面(极)和高于动物的一面(极)。儒家关注前者,佛家关注后者。具体地说,儒家的学说的精髓是:亲切体认人类生命极高可能性而精思力践之,以求践行尽性,不辜负自然对人类的赐予(见其《儒佛异同论》之二)。
 
      哲学家说得云山雾罩,其实我认为,儒释两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区别,只是方法上的差异,可以归结为“求”和“避”两个字:儒家求乐,释家避苦。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得到快乐与幸福。可见,儒家直接,释家迂回。
 
      有一次,子贡向孔子请教,伯夷叔齐是怎样的人,孔子回答说是“古之贤人”。子贡再问,他们有没有怨恨。孔子再答,“求仁而得仁”,没什么可怨恨的。伯夷叔齐虽然失去了继承君王之位的机会,但是,他们有仁爱之心,所以没有怨恨。同理,假如人们遵从儒家的学说,“求乐而得乐”,自然也就没有了“苦”。
 
 
2013-5-17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