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放开手享受人生(2)(2)

  我们所占有的知识和财富,都是一些具体化的东西。但是混沦一体,既无方隅又无把柄,也不可分割,快乐就是快乐,不快乐就是不快乐,没有说一半快乐一半不快乐的,悲喜交集并不是快乐。

  因此,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个局部、侧面去实现,甚至于根本不可能由哪一局部得到快乐。快乐却不然。然而人们却习惯于用追求具体事物知识的办法去认识快乐,认为得到这个可以快乐,得到那个可以快乐,总想着从某一件事物上下手去得到快乐,不明白快乐是不可用物质来得到的,也无法把它寄托于物质。

  快乐本来无所不在,人身之中本来具有,问题是人们平时习惯于追求外在的东西,却掩蔽了本来具有的快乐天性,当然摸不清方向。只有减少对物质的追求,尤其是排除平时的追求中养成的占有与依赖,不执着于有无,才能发现快乐。总之,快乐要求虚净其心。虚为乐舍,心虚快乐自然来居。静中体会,才能悟得其中真谛。

  因此快乐之途与通常求学求财之道大有不同,甚至于可以说,与它们大相径庭:一个要日益,一个要日损。

  所谓的损,就是要求减少内心对外界事物的依赖。

  有一位曾经身经百战的老兵,解甲归田回到老家以后,在自己的门口的街边摆了个小摊,卖拴牲口的链子。

  这种东西只有春秋农忙时用得多,平时生意一般,可是他并不在意。夏天的时候,他把货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他一般都在竹椅上躺着,摇着自己的蒲扇,把祖传的一把紫砂壶拿出来喝茶。

  有位文物商从他的门口经过,老兵身旁的那把古朴雅致的紫砂壶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走过去,顺手端起那把壶。

  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是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3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里;一件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是1993年在伦敦拍卖市场上,以160000美元的拍卖价买下的。

  商人端着那把壶,想以100000元的价格买下它。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兵先是一惊,马上又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都喝这把壶里的水,他们的血和汗也都来自这把壶。

  壶虽没卖,但商人走后,老兵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陪了他近60年,在每一次战争结束后,他都是坐在椅子上端起它,把喝一口甘甜的茶作为人生最大的享受。

  他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0000元的价钱买下它,他失眠了。原来的时候,他在作战的间隙就能伏在冰冷的马背上做一个好梦,可现在在熟悉的椅子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了,总觉得什么东西在牵肠挂肚。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要小心翼翼地直起身来把壶放好,放好以后还要用手扶一下,这让他非常别扭。

  有一天,他带着些苦笑把这把名壶拿到手里把玩,一不小心差点脱手,他登时吓出了一身冷汗。他突然有所醒悟:“为什么当年我当年在沙场上出生入死时从来没有过畏惧,现在却吓出一身冷汗?现在我的一举一动、一愁一笑,居然都围绕着这把紫砂壶。”

  当那位商人带着200000元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兵在众目睽睽之下,把紫砂壶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他仍然卖拴牲口的链子,过得平静而逍遥。

  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为道日损,似乎显得苍白和粗糙,但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是精细的:为道日损就是快乐地放下已经成为束缚的东西,享受得道的人生。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