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与放弃的和弦(1)(2)
时间:2013-03-02 作者:王卫宾 点击:次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管理,这种危机就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不安定因素,破坏生活的节奏,使人生失去正确的方向。 有人企图用清心寡欲来解决由此带来的问题,甚至用到割舍二字。但是一味地鼓吹摆脱所有欲望是愚蠢和偏激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摆脱,而是用自己的智慧来善加管理,获得圆融。 在对人生的态度上,历来都有禁欲和纵欲两种观点的对立与争论。 儒家思想早期也有一定的禁欲色彩,后来发展至宋明理学,衍生出“灭人欲,存天理”的极端主张,认为善必须在灭除人性的基础上才能显现,甚至主张“饿死事小,失贞事大”,对欲望的否定达到惨无人道的地步。 西方哲学对于欲望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古希腊犬儒派也竭力推崇禁欲的生活,认为欲望是导致一切痛苦的根源,并提出“美德是知足,无欲是神圣”,主张从无欲的生活中享有轻松和自在。他们所有的财产,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几样东西:一根棍子、一件外衣、一条讨饭口袋、一个喝水的钵。该派的代表人物第欧根尼在河边见到孩子用手捧水喝,很受启发,觉得钵也是多余的累赘,索性连钵都扔了。 在《圣经》中,对贪欲和人类的堕落也进行了关联。亚当和夏娃本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乐园中,却受魔鬼的诱惑而偷吃禁果,结果被逐出乐园。因此,在基督教的道德规范中,欲望和清净的教徒生活是冲突的,只有克制贪欲,才能获得心灵的纯净。 直到中世纪,对欲望的否定仍然是主流哲学。只有到了启蒙主义运动之后,欲望的合理性才开始被肯定,饮食睡眠及*爱才被视为人类的本能,因而是合理的和合乎道德的,人类才得到哲学上的理由来享这些需求。 在个体来说,一些人却认为拚命感受生命的欢乐和痛苦才是快乐,认为唯有如此才能不负此生,这种观点是如此不堪一击,因此早已为人所批判。也有许多人主张禁欲,视没有任何欲望的古井之水为心境的最高境界。 但是佛祖释伽牟尼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禁欲不能带来觉悟和快乐。 释伽牟尼未得道时,禁欲为印度各宗教所共同崇尚,他们认为肉体是罪恶的根源,只有以折磨自己的肉体来灭除欲望,死后才能享受天堂的快乐。 于是,他也来到王舍城郊外的苦行林,亲眼目睹各种奇特的苦修方法:有的忍饥挨饿;有的整天泡在水里;有的整天单足站立;有的裸露身体,在烈日下爆晒自己。他身体力行地参与了苦修实践,“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粟,身形消瘦,有如枯木”。他的身体极度虚弱,直至连在河中沐浴都无法爬上岸。 他苦行6年,终于意识到:极端的禁欲除了让身体羸弱,并不能通达宇宙和人生的真相。 对于饥者来说,要快乐必须有一箪食、一瓢饮;对于寒者,要快乐也必须有一身棉、一炉炭;对于学者,要快乐就需要一本书,这些都不是禁欲所能解决的问题。 只有勇敢正视自己的欲望,才能找到彻底解决的办法,让自己活的更加坦然。我们都有心灵和大脑,心灵和肉体与世界的接触和观照提供了欲望,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但是大脑给了我们思考的能力,善加管理,善加协调,就能从无穷的苦恼中解脱出来。 我们既不主张盲目的受苦,因为这既没有任何理论根据,也没有实际作用,就好比砂中榨油,不会有任何结果。同时,我们也不应放纵欲望。我们只?需要学着把占有欲收敛一下,把争斗心转化为欣赏心,以化解因之而起的种种冲突和危机。 二者结合,就是人生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