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随处有乘除(3)
时间:2013-02-22 作者:王卫宾 点击:次
苏格兰诗人史蒂文森说:养成快乐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外在条件的控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明白自己能够得到的快乐的边界,在追求的时候不越过它。 得失之间的和谐 石屋禅师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 两个人交谈了一会儿,不觉天色已晚,两人因此投宿旅店。半夜,石屋禅师听到那人起床的声音,于是就问道:“天亮了吗?” 对方回答:“还没有,现在仍然是深夜。”石屋心想:这个人能在深夜漆黑中起床摸索,一定是见道很高的人,或许还是个罗汉吧? 他于是又问道:“你到底是谁?” 那人回答:“是小偷!” 石屋说道:“原来是个小偷,你前后偷过几次?” 小偷老老实实地回答:“次数数不清。” 石屋问他:“你每偷一次,能够快乐多久呢?” 小偷回答:“那要看偷的东西,其价值如何!” 石屋追问:“最快乐时能维持多久?” 小偷想了想,有些沮丧地回答:“几天而已,过后仍不快乐。” 石屋笑了:“原来只是个小毛贼,为什么不大大地做一次呢?” 小偷一听来了精神:“你有经验吗?你共偷过几次?” 石屋应声回答:“只有一次。” 小偷惊奇地问:“只一次?这样够吗?” 石屋说:“虽然只有一次,但毕生受用不尽。” 小偷羡慕地问:“这东西是在哪里偷的?能教我吗?” 石屋禅师听了以后,让那小偷走近一些,然后伸手把他的胸部一把抓住说道:“就在这儿,你懂吗?这儿是无穷无尽的宝藏,你将此处的东西全部拿到,毕生受用不尽,你懂吗?” 小偷:“好像懂,又好像不懂,不过这种感受却让人很舒服。” 这个小偷突然深自己以前所做的偷窃行为,于是就皈依了石屋禅师,成为一个禅者。 中国古人有句诗:“人生随处有乘除,万事浮云过太虚。”这种乘除就是一种对人生的计算。所有的乘法和除法,都隐含着这样一个计算的标准:得与失。 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计算时,太多的人会说到“占有与放弃”,但这种占有与放弃说到底是一对矛盾,都不是对人生的顺势而为,带有强烈的意志力,因而本身就是对立。 上文中的小偷一样,快乐随得财而得,随失财而失,实际上是把得与失看作是对立的,那么我们是在把人生割裂成两部分来计算。就象一个人带着两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把他累得喘不过气来。他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最后,他准备把其中一只箱子扔掉,可是又舍不得,于是疲惫不堪地前进。 把得与失对立起来的想法和作法,不过是试着用锤子砸倒围墙。这不仅暴露了我们的愚蠢,更暴露了软弱无力。真正的快乐是把力量渗透到生活的裂缝中,用最小的力享受最多的成功与快乐。 在生活中,我们不计代价地索取和占有,为自己的权利、荣誉和受伤的自尊而奋斗,有竞争对手如此,没有竞争也是如此。但是这些让我们更快乐了吗?让我们的烦恼少了一分吗?没有。 让我们看一看古人在这个问题上所表现的智慧吧!在《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个寓言。 楚王在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失了。左右的侍从立刻要去寻找。楚王制止道:“这弓是楚国人丢失的,反正也会被楚国人得到。不必找了!” 孔子听说此事后评论说:“为什么要把楚人与人区别开来呢?不妨说‘人失之,人得之’,这样就符合仁义了!” 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评论后说道:“为什么要把人与天地区别开来呢?不妨说‘失之,得之’,这样就符合天道了!” 在上面这个故事里,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楚王,他把楚人看作一个整体,因而得与失取得了内部的一致;第二个层次是孔子,把人看作一个整体,在人与人之间得与失统一起来;第三个层次则是老子,把人与天地看作一个整体,就没有得也没有失,天与人圆满合一。 也许老子真正想说的是:不论弓在哪里,我们都能临到快乐,不是更好吗? 《庄子·大宗师》说:“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上面三个人最终获得的圆满不同,但都超越了占有与放弃的对立与执着,而普通人则连这一点都难以做到。我们在占有一件东西或完成一项事业的同时,可能永远无法知道放弃的结果是什么,因为我们永远无法经历自己所放弃的。在“占有”的狂喜之后,必然会有“放弃”的空白与失落,这是不可避免的规律。 上文中我们说到小和尚思想斗争,准备放弃一个箱子。这时一个镇子出现在视野里。他在镇上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轻松了很多。 这是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但是在占有与放弃的两个极端之间游荡的人,的确就象两只手都提着箱子赶路的小和尚一样,不明白生活的真正方法,因而过得很累很苦,而且可能无奈之中,人生就这样如草木一秋一晃而过。 为什么团团转? 一个年轻人从家里去拜访一位睿智的长者。 在路上,他看到一头驴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驴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他觉得很有趣,就想去考考长者的智慧。 来到长者的住处,他们一边品茗一边聊天。年轻人突然发问:“什么是团团转?” 长者信口答道:“皆因绳未断。” 年轻人听到老人的回答,不由目瞪口呆。 长者见状问到:“你为什么这么吃惊?” 年轻人把在路上看到的事情讲了一遍,然后问道:“老人家,你既然没看见这一切,又是怎么知道是因为绳未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