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2)
时间:2012-12-10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点击:次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的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的来源。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所以伊·尼·乌里扬诺夫写道,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至于教科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他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如果你们看到某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忠实地复述教科书,那就可以断定,这位教师距离教育工作的高度素养的境界还相差甚远。? 还有一个有关脑力劳动的问题,我们全体教师已经对它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这就是关于掌握知识的问题。几年前,我们全体教师得到这样一种认识:有的教师动了很多脑筋,力求把自己所讲解的一切东西都变得明白易懂、毫无困难,使得学生往往用不着再进行思考。我在总结学年工作的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不止一次地举了一些例子,说明对这种课似乎可以用"两分法"来评价,如果就教师的讲课情况来说,可以说是好课;如果就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来说,只能说这种课很平庸。既然教师已经把脑力劳动减轻到了极限,那就没有掌握知识可言了。只有当知识对学生来说成了一种触动他的思想和情感,激发他去进行探索,使他产生需要而变成自己的东西时,才能说这是掌握知识。掌握--这个词意味着对事实进行积极的思考,对事物、事实、现象抱研究的态度。当学生能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时候,才开始有积极的思考。? 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么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砌垒起来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经常看到,正是由于教师不让学生去干这种笨重的建筑工作,才使学生变得不够机灵,理解力下降的。只有让学生去实际地干,他才会开始掌握知识。? 例如,学生很不容易掌握副动词短语。对于教材的实质他们似乎是理解了,但是不会使用这种短语。为什么呢?正是因为学生没有去尝试运用这些知识,没有在刚刚弄懂教材和第一次领会教材的时候,去进行一下自我检查。弄懂教材还不能算是有了知识。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力求把学生的积极活动包含到理解教材的过程中去。例如,学生已经弄懂了副动词短语中主要是讲同一个主体的次要动作。这时教师立即布置一项实际作业:自己在内心挑选几对动词,每对动词中的一个动词表示基本动作,另一个动词表示次要动作,然后把次要的动词变成副动词。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紧张的思考。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希望你们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我得出一条结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数学教师和语文教师在一节课上所要讲的时间,不应超过5-7分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地掌握的东西。? 关于知识的巩固问题。教师在刚刚讲过以后,他认为学生对教材已经懂了,于是就喊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做还不能认为就是知识的巩固。这不是知识的巩固,顶多只能算是得到学生头脑中留下了什么印象的信息,而且,这种信息还带有迷惑性:回答问题的多半是能力最强的学生。? 真正的巩固知识,是让学生对事实、事物、现象的实质进行独立思考。当学生对教材似乎是理解了以后(这里说似乎是理解了,因为对于个别学生一时还做不出肯定的结论),有经验的教师就拿出5分钟、10分钟甚至15分钟,让学生去思考,精神集中地、独立地周密思考。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这个思考过程(这也就是知识的巩固过程)通过能够观察到、能够加以分析的实际作业的形式反映出来。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画两条平行线并以另一条直线与之相交而讲解所构成的角的教材以后,就让学生打开草稿本,回想一下刚刚听到的好像已经理解的东西,在本子里画出图来,并标明各种角的名称。这就是深入到教材的实质里去,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检查(学生画图的时候,黑板上的东西已经擦去)。每一个学生都再一次地对已经理解的和尚未理解的东西进行了思考。对教师来说,在课的这个阶段上,就有可能进行观察,看出每一个学生的听讲情况跟他对知识的思考和理解之间有什么依存关系。? 关于发展抽象思维的问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结论:抽象思维之所以必要,并不单单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越来越复杂的学习任务。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可悲的现象:儿童在童年时期学习得很轻松,他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然而到了少年时期,学习就变得十分痛苦而艰难,以至不堪胜任了。在这里,我特别注意到数学抽象的作用。一些优秀的教师们,都力求尽早地让学生解答综合性的算术应用题,让他们自编公式。? 我们全体教师感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课堂上的兴趣和注意的问题。什么时候,在什么条件下,所学的东西才是有兴趣的?还有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的关系问题,在课堂上怎样激发学生阅读科学著作的兴趣,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