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与败的分寸(2)
时间:2023-07-19 作者:林昊 点击:次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这种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就是事业目标策划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欲望和梦想,但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便是成功和幸福总是钟情于少数人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生的胜者占总数的1%,抑或更少,但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与他人截然不同,这就是生活和奋斗鲜明的方向性,即由欲望和梦想演化而成的行动目标。 欲望和梦想在没有化成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之前,是模糊不清的。只有将这模糊不清的印象化成人生明确具体的大小目标,才有可能走向成功与卓越。 目标不但使我们的行动有依据,人生有意义,还能激发我们的斗志,挖掘我们的潜能。就像跳高,只有设定一个高度目标,才能跳出好成绩来。 成功者,无一不对自己随时随地的去向一清二楚。他们有目标也有行动,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也知道在哪里可以得到它。他们确立目标,同时又决定通往那个目标必须走的路。 目标的达到或者成功,也可定义为有价值的前进的具体表现。 “人”的基本行动系统,在“设计阶段”就被确定为“目标探求型”的系统。它的基本部分似乎与自动诱导鱼雷系统或自动操纵装置系统相像。例如,一旦确立了目标,自动推进系统就自动跟踪目标地区的反馈信号,随时调整和修正航海诱导计算机设定的路线,决定击中目标前一切必要的即时行动。 如果计算机的软件不完备,目标不固定,监视雷达的覆盖范围与射程的最大距离不一致,那么配有再先进的自动诱导装置的鱼雷或推进系统都可能会出现故障,不规则地茫然徘徊,甚至自行毁坏。 人世间各式各样的“人”的系统也有同样机能、同样特征。当目标设定以后,人的“自我动机确立系统”立即开始“监视”与目标有关的反馈信号,并对意识下的“自动机”装置里的“自我形象”进行修正,同时下达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各种“决定”。如果制定计划的意图含糊不清,或者选定的目标过于脱离实际,那么“人”的系统会寻来找去,徘徊不定,白白消耗自己,甚至自我灭亡。 胜者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失败者相反。失败者的目标似是而非,总在徘徊,极端者甚至自我消灭。 维克多·弗兰克尔用事实最贴切地说明了“人不能没有目标地活着”的道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精神医科专家弗兰克尔不幸被俘,后被投入了纳粹的集中营。三年中他所经历的极其可怕的集中营生活使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人是为寻求意义而活着。他和他的伙伴们被剥夺了一切——家庭、职业、财产、衣服、健康甚至人格。他不断地观察着丧失了一切的人们,同时思考着“人活着的目的”这个“老生常谈”的最透彻的意义。他曾几次险遭毒气和其它惨杀,然而他仍然不懈地、客观地观察着、研究着集中营的看守与囚犯双方的行为。据此他撰写了《夜与雾》一书。 可以说弗兰克尔极其真实、有力、生动的论据和论点,对于世界上一切研究人的行为的权威学者来说,都是极有价值的。他的理论是在长期的客观观察中产生的。他观察的对象是那些每日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即所谓失去生命的人们。在亲身体验的囚徒生活中,他还发觉了弗洛伊德的谬误,并且反驳了他。 弗洛伊德说:“人只有在健康的时候,态度和行为才千差万别。而当人们争夺食物的时候,他们就露出了动物的本能,所以行为变得几乎无法区别。” 而弗兰克尔却说:“在集中营中我所见到的人,完全与之相反。虽然所有的囚犯被抛入完全相同的环境,有的人消沉颓废下去,而有的人却如同圣人一般越站越高。”他还从实际中悟到,“当一个人确信自己存在的价值时,什么样的饥饿和拷打都能忍受。”而那些没有目的活着的人,都早早地毫无抵抗地死掉了。 据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活下来的人不到1/20,他们差不多无一例外都是深知生命的积极意义的人。他们顽强活下来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心里存着明确的目的——“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期待着和“活着与爱着的人重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