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长寿无需寻仙丹,本草自有长寿药(14)



    东陈镇是如皋种植荞麦最多的地方,那里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种荞麦,每户少则一二分地,多的甚至要种一二亩。每年收获的荞麦就自家磨面食用,所以这个地方的长寿老人明显多于其他不种或很少种荞麦的地区。而且由于喜食荞麦,这里的老人很少有患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呼吸系统肿瘤的。

    如皋人除了把荞麦制作成荞麦饼外,还喜欢把荠麦面调成糊状,加上盐、葱花和鸡蛋,调匀,在锅上摊成薄薄的煎饼。清明时节,他们还会在摊荞麦煎饼的时候洒上新摘的杨柳嫩叶,使得煎饼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道。

    “城南城北如铺雪,原头家家种荞麦。霜晴收敛少在家,饼饵今冬不忧窄。”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咏荞麦的诗句。荞麦收获的季节,陆游看到田野里满是收割荞麦的人,觉得冬天不愁吃到荞麦饼,不禁喜上心头,便做此诗。说不定陆游寿高80多就是和爱吃荞麦饼有关,而勤劳的如皋人没准便是陆游笔下的“满野刈者”。

    简单糁儿粥,多喝就能延年益寿

    糁儿粥是深受如皋人喜爱的粥食,这样的叫法似乎也只有如皋才有,它是用玉米面、大麦糁和元麦糁等做主料熬成的。如皋民谣说:“糁儿粥,米打底,喝了能活九十几。大麦青,元麦黄,多吃杂粮人长寿。”这又一次体现了如皋人饮食倾向“粗”“杂”的特点。

    玉米性平味甘,归胃经和大肠经,有止血、利尿、利胆、降压的作用,对小便不通、膀胱结石、肝炎、黄疸、胃炎、鼻炎、胆囊炎、高血压等病具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在调查中我发现,如皋90岁以上的老人全都喜欢吃玉米,这充分说明长期食用玉米,有着良好的滋补身体和延年益寿的功效。事实上,秘鲁山区、格鲁吉亚以及我国长寿之乡广西巴马等地区的人们都把玉米作为日常的主要食品。2004年,“首届中国长寿之乡联合论坛”在如皋召开,世界各地的长寿研究专家汇聚一堂,大家一致认为,玉米是最好的长寿主食。

    如皋“三麦”指的是大麦、小麦和元麦,它们都是如皋糁儿粥的原料。

    《唐本草》称,大麦具有“平胃止渴、消食疗胀”的作用, (本草纲目》也说它能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大气、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

    小麦是现代人最重要的主食之一,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中医认为,它味甘性凉,能养心安神、消除烦躁,《本草再新》把它的功能归纳为养心、益肾、和血、健脾四种。

    如皋人所称的“元麦”其实是大麦的变种,北方人称“裸大麦”“米麦”或“糖麦”,西藏、青海等地称“青稞”。元麦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因此不需要剥壳,它的营养价值就等同或高于大麦。在如皋的农村,当元麦成熟的时候,田间劳作饥饿了的农民常常会摘下元麦的穗头,用手轻揉,弄出饱满水灵的元麦粒,吹去尘土,拣去麦芒,就直接入口,幽幽麦香,留在齿间。

    把元麦磨碎,就是元麦糁。玉米糁和元麦糁是如皋糁儿粥的最常用原料。如皋人常吃的麦片其实就是玉米或元麦加工而成的。

    如皋人熬糁儿粥喜欢用米打底,即用1/3的粳米加2/3的糁,和水熬制而成。方法是:把淘洗干净的米倒入锅中,加水煮开,约15分钟后,加入用水调和好的糁,或直接把糁均匀洒扬在锅中,边扬糁,边搅拌粥锅,待粥沸腾后,用小火熬稠即可。

    糁儿粥里面还可以加其他的辅食,像加山芋做成的山芋粥,在城市和农村都深受欢迎。

    “糁儿粥,米打底”体现的是一种纯朴的坊间营养概念。大米、玉米、大麦、小麦、元麦几种作物都具有健胃功效,大米性平、玉米性平、大麦性凉、小麦性凉,它们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构成了独特的长寿营养食品。北魏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炊糁佐以粳米为餐,补精益气。”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上也谈到糁儿粥在食疗和养生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喝这种粥食的如皋老人能活到九十几,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三菜一汤”保健康,又保长寿

    如皋人的午餐很有特点,通常就是“三菜一汤”,这种膳食模式听起来简单,其实非常有讲究。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