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如有节,恬淡享天年(14)
时间:2023-06-28 作者:春之霖|小慈 点击:次
怎样判断身体内是否有湿呢?方法其实很简单,观察自己的大便情况,一看便知。如果长期便溏,大便不成形。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你的身体蕴含了太多的湿气。而长期便秘,则代表着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了。因为湿气有黏腻性,过多的湿气就容易把粪便困在肠道内。 而祛除寒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身体温暖起来,因此,健康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掌握人体生杀大权的是气血,而气血只有在温暖的环境里,才能在全身顺畅地流通。如果温度降低、血流减慢,就会出现滞涩、淤堵,甚至血液会凝固,那么人就将面临死亡,而且人的体温上升,不仅会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还能在正常细胞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大量杀死癌细胞。此外,温度过低,会使体内的寒湿加重,外在表现就是上火。 所以,要涵养我们身体内的阳气,就要远离寒湿,温暖身体。 让身体温暖起来的办法有很多,《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很多可以养阳的食物,羊肉、狗肉、党参等等,都是补益阳气的。另外安步当车,让身体动起来,为自己选择几项适合的运动;放弃淋浴,经常泡个热水澡;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好习惯。这些方法也能让身体暖和起来,使人体阳气升发,免疫力提高。 至理名言:吃药延命,不如无药养生 养生到底是什么人应该关注的事情?很多人觉得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情,我现在还年轻,身体壮,应该先忙事业,等老了退休再去养生。还有人很重视疾病,一旦得了病,就投入大把精力、财力到治病上,但得病之前却对自己的健康不管不问。 其实,这些想法都有误区。养生是没有年龄界限的,人老时应该保养身体,年轻时,即使是幼年时,也应该珍借身体,真正到了老年,再去研究和遵循养生之道为时晚矣。同样,我们平常就应该关注健康,而不是到了有病的时候才去求医。 《孟子·告子上》中说:“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意思是说对于一棵树,人们要照顾它,适时修剪、浇灌,而对于自己的身体,却有人不知道爱惜和保养,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做的是在平时多关注身体的健康情况,在未病时注重保健,而不是等到生病了才想方设法消除疾病。 为什么不能过分依赖医药呢?其实道理大家都懂,那就是医药也有副作用。有的时候药物能治病也能致病,所以一定要谨慎采用。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初衷也在于此。他从医时,发现很多古代医书上有纰漏,把一些药草的性味标注错了。李时珍深知如果把药物的形态和性能搞错了,很可能会出人命。为此他决定重新编著一本可靠、全面的本草图籍。很多人以为中药大多数源出于天然的动植物和纯中药制剂,比化学药品的药性平和而安全,不会有药物毒副作用。但从李时珍耗费巨大心力编写《本草纲目》来看,即便是中药,如果任意滥用,乱服药石,同样会发生毒副作用。 希望用吃药治病来达到长寿的目的,是不合理的。理想中的长寿者是健康享尽天年之福的人,而非在人生的最后岁月里还遭受着疾病折磨的人。要想健康长寿就要从平时开始关注养生,而不是只关注疾病,生病了才吃药延命。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但有人说“补药无害,多多益善”。这其实也是误解,滥用乱服补品同样也可导致毒副作用。人们所熟悉的人参就是一味名贵补品,《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参,味甘微苦而性温,入脾、肺经。具补益强壮、补气固脱、补肺健脾之功效。”人参的滋补作用虽强,却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只有虚损之人才可用人参来补,以下几类人就不应该进补人参。 1.健康之人 身体健康的人应该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的体育锻炼强身健体,若盲目服用人参非但无益健康,而且会招致疾病。尤其是婴幼儿、少年儿童、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服用人参一定要谨慎。 2.舌质紫暗之人 中医学认为,舌质紫暗为气血淤滞之象,如服用人参反而会使气血凝滞加重,出现疼痛、烦躁不安、手足心发热等症状。 3.红光满面之人 临床发现,红光满面之人情绪往往兴奋,血压常常偏高,若服用人参可能会导致血压上升、头昏脑涨、失眠多梦等病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