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青春观后感】
2023-06-28 网友提供 作者:YekDing 点击:次
镜头 王兵导演一直是直接电影的实践者,三个小时的纪录片中铺满结构单一甚至同质化严重的长镜头,定格镜头与跟随镜头,相比一些纪录片侧重力量在某一时间段的爆发,或是利用旁白引导观众去着重关注某一时刻,王兵导演“机械式”的表现手法更像是生活故事的自我讲述,持续并缓慢地输出能量,一点一滴地构建世界观,将观众带入他们未曾涉足的领域。或许就像平静海面下涌动的暗流,不知不觉推向尖锐的审视之中。
长镜头对准从各个省市来到织里镇童装城打工的青年并记录数年,青年的工作状态,性格气质以及观念在镜头中一览无余,日复一日单调的工作似乎也适应王兵导演的拍摄风格,这为观察者提供了最为客观的视角。,室外的长镜头被放置在水泥房的角落中,这是一栋狭小的楼房也是青年们居住的地方,这里的镜头更加私人化,有青年独自站在露天楼道中央,背对摄像机,向手机对面的家人倾诉心事,也有两位青年躺在床上,在互相打趣过后转入更为深层的话题,最后归为沉默,青年的内心世界在长镜头的注视下逐渐具体。 跟随镜头往往伴随矛盾发生,出现在洒满纸屑的街道或是店里,摇晃模糊的影像带给观众焦躁的感受,而这正是此刻青年乏力,浮躁心境的映射,他们在陌生小城面对人生的无数个路口,每次选择都不简单。 定格镜头面对的是空旷的天台,破败的楼房,漆黑肮脏的小路或是家乡的鱼塘,它的出现总能晕开不同的氛围 保持了手持摄像机的习惯,王兵导演的镜头拒绝平稳,甚至还多次出现了失焦的情况,瑕疵证明了摄像机背后是活生生的人,记录的本质还是人的观察,摄像机作为媒介连接导演与青年以及观众进行人文的互动。 声音《青春》中的声音为纯自然声,包括了工厂中机器运转的噪音,为员工播放的流行歌曲以及广播节目,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青年间言语的交流,青年用方言或是方言特色的普通话交流,语言几乎不加雕琢,将头脑中的想法直接阐述,这也是青年特点的显现。当然这给外文翻译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不同声音间的互动也充满特色,青年们的欢笑淹没在童装厂轰鸣的缝纫机运转声里,抑或是青年在工作的同时仍陶醉于跟唱流行歌曲,在了解本片拍摄时间时我还看到了扎根土壤的理想主义者,青年的生命力浸透了屏幕。 色彩影片的色彩调色偏向黄绿,想必是呼应了青与春的色彩,同时潮湿的色调呼应了江南小镇的气候状况。像是发黄书页夹着的新鲜照片,时间沉淀的褪色与活泼热情的鲜明反差。 群体与建筑斑驳,乱笔涂鸦的墙壁,破败的木门,粘满黑色蛛网的电线,呼呼转动的风扇以及白得刺眼的日光灯是青年们工作场景,工位整齐分布,青年身处其中,单一的环境制造了压迫感,人物常常纵向占据整个镜头,更营造了一种窒息的氛围。 工位中孤独工作的青年,用身体语言讲述个体的独特经历,他们来自不同城市,也因为不同的原因,远离家乡,来到一个陌生小城打工。 群体对比中,青年的差异以及弱势显得更为明显,青年民工与老板在穿着,形态,举止上的对比,更体现出他们地位的低下。 青年的归属感来源于电话对面的那群人,但在陌生的地区,归属感更来源于身边同行的青年,影片的前半部分用跟随镜头记录了一场宿舍中的生日宴,他们用团结去对抗陌生。希望与抵抗的力量来自家人也来自朋友,影片经常出现深夜青年聚集在一起商讨工作事宜,他们也会探讨工时及薪资问题,这也是集体意识与团队协作关系的体现。 人文性的体现在影片50分钟处,青年徐凯之(音译)奔上前往南京路的小客车,并微笑看向镜头“你坐吗?”,影片2小时13分钟处,一位青年说:“来吧,屋里面暖和暖和。”路灯照耀下的路面也经常可以看到持摄像机者的影子。观察的视角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机器,而是一位与他们打成一片的“青年”,以该“青年”的有限第一视角去观察其他青年的生活,从不相熟到与之推心置腹,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期间,我们也慢慢了解了青年的全貌,走进了他们丰富的内心,或许摇晃的镜头以及缓慢的拍摄节奏是为了创造“青年”的形象吧。 剪辑我不同意王兵导演的作品是素材堆积的结果。《青春》主题在于表现当代青年务工流动人员的生活,王兵导演将其分为物质生活与感情生活两部分。物质生活是青年工作的一面劳累繁忙,更多的是独自一人的坚守,他们将对老板的要求妥协,为生存以及其他理由奔波,感情生活则以爱情与友情为主,友谊不仅是青年快乐的一个重要来源,更是倾诉内心想法的窗口,彼此已成为互相信任的依靠,爱情则是青年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即使他们知道这终将被各种因素碾碎,但也允许它存在一段时间,因为希望可以临时抵挡虚无。影片开头的情侣很浪漫,但到影片结束,却只剩下男青年小伟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