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业里的话语权(2)
时间:2012-10-04 作者:张墨宁 点击:次
“‘超女’时期,选手的声音完全是真实的,但现在像《中国好声音》这样的节目都采用录播的方式,现场的声音经过后期调修出来的效果都很完美,其实是做了一个DVD给观众听,主要靠评委去秀。以前的评委只是话题的制造者,而现在,评委和主持人都成了演员。”袁方说。 明星重新站到了舞台中央,大众似乎又变成了娱乐产业链条上的道具,他们只需要提供一个声音、一张面孔。当草根的狂欢被打扮成“群魔乱舞”而受到政策干预和观众反感,大众是否已经失去了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表示:“选手的来源仍然具有草根性,评委在比赛中的作用增大,但还是受到媒体和大众评审的制约。这暗合了科学的民主机制,就是大众意见和专家意见的互相修正,如果纯粹按照大众意愿,对艺术品位的把握可能不那么靠谱,大众既捧过周立波,也追过芙蓉姐姐。所以说,专家的加入并不是对草根精神的破坏,而是一种补充。‘导师’个人的观点可能受到诟病,但‘导师’规则还是获得了肯定。这种赛制融合了海选的草根机制和代议制特征,是一个很不错的设计。” 游戏规则已经发生改变,从“全民动员”、大众投票,到由少数人来决定的“灭灯”,明星的艺术水准和大众的积极参与得以和谐共生,仅有这两样显然还不够,精良的节目制作是决定口碑的关键。原先的“草台班子”已经无以为继,许多电视台开始引进海外版权。例如辽宁卫视的《激情唱响》与英国的《X Factor》,《中国好声音》与荷兰的《the voice》,都是完全复制的关系。“版权方会给一个非常详细的操作规范,还会派国外的专家来现场指导。现在的电视节目从研发、试播、试制到推广和销售,已经形成了一条生产线。源头在荷兰和英国等几个欧洲国家,他们研发节目后先在当地比较小的电视机构试播,如果反响好,就会销售到英美,成功的话全球就跟着买。”李勇说。 加入全球电视工业的产业链使中国的选秀节目获得了新的身份,专业主义的操作和包装是一个纽带,使精英与大众的“和解”成为可能。曾经对选秀嗤之以鼻的明星由此获得了为中国本土化娱乐把关的使命感,大众也不再甘于做被戏弄和消费的对象,更愿意接受来自专业领域的认可。所以,近两年电视选秀节目评委的级别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毒舌”评委也不再流行了。明星们在这个舞台上更愿意展示自己温情的一面,他们会为来自民间的好声音表现夸张的赞叹,也会为小人物的故事贡献自己的眼泪。“实现梦想”、“创造奇迹”式的渲染并非只是噱头,电视娱乐开始不仅传达低端的快乐感,更要关照现实世界的秩序,试着了解和倾听大众。 从明星娱乐到草根娱乐,从消费大众到尊重大众,电视娱乐的嬗变勾勒出精英与大众话语权博弈的图景。明星不再是绝对权威,在公共平台上,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会被放大,并且必须直面来自公众的批评、指责亦或曲解;而大众除了参与、围观,还可以以组成粉丝社群的方式做出选择,只有那些真正被民众捧起来的“偶像”才值得他们掏腰包,在“粉丝团”这个松散的组织中,他们找到了认同感。目前的电视娱乐比任何一个社会领域都更开放,但也具有封闭性,因为它是设置的结果,选秀中的精英与大众也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但它背后的逻辑却具有参考价值:疏离、对峙、和解,进而达成共识,这或许正是现实社会可以从娱乐业中得到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