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今天成了经典,但当年播放时,却恶评如潮
2023-05-25 网友提供 作者:文学之私秘 点击:次
87版电视剧《红楼梦》今天俨然成了至高无上的经典,尤其是李少红版《红楼梦》出现后,借着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的原理,更衬托出87版《红楼梦》如同仙袂飘飘、洋洋盈耳。
但是,当年电视剧《红楼梦》播放的时候,却收获的是一片责难之声。 这种责难之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低俗。原着中没有的秦可卿遭受欺凌的情节,电视剧里以香艳的镜头,进行了完全的复现,其画面的肉感性,令观众大为吃惊。 二是乱改。主要是电视剧将高鹗的续书的原有结局全部推翻,按照红学家的研究成果,另行编写了一个结尾,令观众严重不适应。 三是失衡。原着的深刻社会性内涵,转化成电视剧之后,只有轻飘飘的前台乱花迷眼,电视剧注重了场景的复现,但是却没有什么社会性内涵。 然而,不久之后,恰恰是电视剧里的一笑一颦的静止画面,却成了观众回味无穷、乐此不疲的精华所在。 当年播放时,这些画面的空洞性、连环画质、缺乏内在逻辑贯穿的缺陷,被一笔勾销,观众忘记了电视剧只提供了一帧帧画面,却未能借这些画面演绎出丰富的人性深度,多少年后,留存在脑海中的,恰恰是这些画面给人物与现场的高度还原的现实情境。 一句话,当年电视剧中人物塑造不力,却被电视剧的活灵活现的人物造型给掩盖了,并且因为电视剧的这些画面造型,而日益让观众视若珍宝。 因为记忆留存下来的,只能是断片。而《红楼梦》中的断片的靓丽与精致恰似吻合了人的记忆的遗忘规律。之前电视剧里的内容的空洞、匮乏,已经被观众自动用小说里的内容作了脑补,进行了完美的补充与填充,这种丰实性附着在电视剧留存下来的画面上,便合成了电视剧的内容与画面的完美共振,锻造了电视剧的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 但是,电视剧播放之初,评论者还是看到了电视剧在内容上的缺失。但时过境迁之后,这一部分,恰恰是观众们不再关心的部分。 我们不妨看一下1987年的《文艺报》专门为电视剧开辟了一个“得失谈”的专栏,共发表了八篇文章,没有一篇文章是为电视剧唱赞歌的,全部是批评电视剧的失败之处,好像不说一下《红楼梦》的败笔,就好像不能跟上当时的风评潮流。 我们按次序来看一下当年的《文艺报》上的八篇文章,是如何各显神通,来批评电视剧《红楼梦》的不足的。 一、第一篇文章发表在1987年8月8日的《文艺报》上,题目为《宝、黛、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作者沈天佑。 文章重点批评了电视剧脱离原着、擅自改编的结尾部分。 文章认为:电视剧在反映贵族家庭的衰亡上很具体、清晰;相形之下,对众多青年女子的“红颜薄命”方面则表现不够充分,尤其是对宝、黛、钗的悲剧发展线索体现得不清楚,所表现的感情色彩也不强烈。特别后六集中的“黛玉之死”,缺少充实的社会内容和新旧两种势力间的尖锐冲突,因而未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感情波澜,显得有些平淡,从而引起了观众的不满。 尤其是电视剧擅自改编的结尾,文章给予了重点抨击:电视剧中的“黛玉之死”,之所以显得比较平淡,没得激起观众感情的浪花,原因是它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剧中促使黛玉之死的原因是一些偶然事件:一是误传宝玉去西海沿子找北静王的途中遇盗,船翻人亡;二是得悉元妃给宝玉、宝钗“赐婚”的讯息(而后者又是后来临时匆匆加上的)。……总之,这些艺术处理缺乏事物内在发展的必然逻辑,因而也就难以令人信服。 二、李彤《〈红楼梦〉的电视剧续作漫议》。 这篇文章也是对电视剧的续作部分进行了批评,文章认为电视剧的结尾导致“观众反应亦突变——或嫌黛先死而钗后嫁没戏没情,或嫌宝玉的入狱和流落街头难以接受;专家们也疑心史湘云为何与卫若兰毫无瓜葛,凤姐为什么葬身雪原而不是“哭向金陵事更哀”等等。据说唯有“探春远嫁”一节得到了较多肯定。 文中认为“黛玉闻宝玉失踪的谎信而死,黛方死宝即归的情节,其‘人为的痕迹’也不能算不重。还有一次又一次以‘隔墙有耳’或无意听到为情节推进的契机,不是也显得技穷么?” 三、林文山《可贵的尝试》。 看标题,似乎是肯定电视剧的,但是整个文章对电视剧虽然有所肯定,但是对今天称道的优点,恰恰多有微词,如文中认为“扮演黛玉的演员,外貌接近了角色,表演上似嫌不够令人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