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盟约》是洗白还是讽刺美国?【盟约观后感】

  盖·里奇的新作《盟约》是一部以美军在阿富汗作战为背景的反恐战争片,不见其一贯的多线叙事、密集台词、绚烂火爆的动作场面,以及令人忍俊不禁的黑色幽默等带上个人印记的风格化技巧,类型和题材的严肃性大幅限制了盖·里奇自我发挥的空间。

《盟约》是洗白还是讽刺美国?【盟约观后感】

  于是,影片的整体观感平稳,符合现代战争片讲究写实的美学标准,形式上采取线性叙事、镜头冷静克制、台词密度锐减、人物刻画完全集中在两位主角——美军中士约翰·金利(杰克·杰伦哈尔)和阿富汗翻译员艾哈迈德(达·萨利姆)——身上,而部队里的军官和士兵、塔利班敌人、两位主角的家属等配角与人物关系,也因为要迁就和突出约翰与艾哈迈德跨越国籍的战地情谊而「退居二线」,成为推进剧情的背景板,描写只能流于表面。

  但,这是一部非常耐人寻味的政治电影,或者说,含义明确的美式主旋律电影。

  《盟约》的故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述中士约翰征召熟悉民情的翻译艾哈迈德,以便协助他的小队寻找和围剿当地塔利班的武装据点。

  艾哈迈德甘愿成为当地人眼中的「叛徒」,帮助美军对付塔利班,目的则是为了替死去的儿子报仇,争取一家人移居美国的特殊签证。

  这里需要简单补充一下相关背景,美国军方在阿富汗战争期间雇佣了5万名当地翻译,主要负责与当地人沟通联络、收集或提供敌人资讯、协助美军维持区域治安等工作,并许诺他们有权获得特殊移民签证移居美国。

  后来在一次捣毁塔利班武器工厂的军事行动中,约翰中士的小队遭到敌人伏击,近乎全军覆没,只剩下约翰和艾哈迈德两个人。

  信守誓约的艾哈迈德把中弹受伤昏迷不醒的约翰救回来,历经千辛万苦,躲过塔利班的日夜搜捕,最终将约翰安全带回美军基地。

  第二部分讲述伤势严重的约翰返回美国休养,并于退役结束后在家乡经营起汽车维修生意;艾哈迈德的英勇举动备受当地人的称赞,却被塔利班视为眼中钉,高额悬赏通缉之下,过着四处逃窜藏匿的危险生活。

  当得知自己的救命恩人不但没有得到美国签证,更因为帮他脱困而身陷险境时,约翰义无反顾地抵押房产,透过雇佣兵重返战地,成功营救艾哈迈德。

  由此可见,电影名称「盟约」(Covenant)第一层意义指的是约翰和艾哈迈德之间互不放弃、兑现承诺的深切羁绊,片尾的解释再清楚不过:一条纽带(A Bond)、一个誓言(A Pledge)、一种承诺(A Commitment)。

  「家庭」让两位主角建立起超越血缘国籍的牢固纽带。影片初段,约翰坚决要求告密者在完成任务后才会获得剩下的酬劳,但艾哈迈德二话不说便拿出自己的家当,让美军能够获得准确的情报。

  约翰了解到艾哈迈德并不像刚加入时所说的贪钱,一切都是为了家人,对于同样作为一位丈夫、一位父亲的约翰来说,能够同情及理解艾哈迈德遭受的痛苦经历;之后艾哈迈德果断揪出潜伏在美军之中的「卧底」,逐渐加深了两人间的情谊。

  两位主角的「优秀品格」则让基于不同纽带而立下的誓言/承诺付诸实行。艾哈迈德冒险拖着约翰翻山越岭的几组镜头,充分表现出刚毅、忠诚、向往新生活的精神特质,而更重要的是他对誓约的无比重视——替家人弄到移居美国的签证、将约翰安全带回军营——化作人物在困难之中能够支撑下去的坚强信念。

  回家过上平静生活的约翰,本来可以置身事外,却始终没办法做到。因为在约翰内心,对冒着生命危险拯救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回报的艾哈迈德感到非常愧疚,这段记忆一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心里有一个看不见的钩子」),欠下别人的恩情无论如何一定要还,可谓人物本身的性格与形象使然。

  有恩必报,有债必还,恰恰是美国传统牛仔精神的鲜明体现。

  盖·里奇在《盟约》第二部分对于约翰不顾他人反对,不惜倾家荡产也要重返险境拯救恩人,以及在缺少火力支援下,单枪匹马深入敌后等英勇举动的正面描绘,完全符合美式主旋律电影宣扬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

  与此同时,正是由于艾哈迈德不畏艰险,以身作则践行美国价值观,所以他在最后亦如愿获得入籍美利坚大家庭的资格。

  鉴于最近有不少观众在豆瓣就《盟约》到底是给美国洗白还是讽刺吵得不可开交,促使我认为有必要借这部影片对「美式主旋律」的定义及其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一个大致梳理。



作品集盟约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