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阿Q有感
2023-05-07 网友提供 作者:岁暮天寒 点击:次
鲁迅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出了《阿Q正传》,画出了沉默的国民灵魂。把阿q当成批判的对象是因为尤其时代的特殊性。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当五四的曙光来到之前统治者由于在帝国主义侵略者面前节节败退,曲膝投降,早已形成一中失败主义和奴隶主义的思想。但在人民面前,又要掩盖失败,维护尊严,自欺欺人,于是找到了精神胜利法。中国农民阶级从战国开始,就收到封建思想的控制,再加上他们固有的小农思想,造成他们自私,目光短浅等特点,又在和社会的抗争中屡战屡败,看不到出路,产生失败主义和奴隶主义,不由自主要精神麻痹,自我欺骗,否则那样的日子只能让他们窒息死亡。 阿Q成了国人麻木,愚昧,冷酷,残忍,不知自振的典型代表,大家过去一直附和鲁迅先生批判的主题,但物转星移,时过境迁,21世纪来了,我们也需要用另一只眼来重新看待阿Q的意义。 也许有人回批评阿Q的至死不悟,也有人会指责他不知抗争,但我们必须明白,阿Q无知无识,他何能死而有悟?他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又怎能抗争,他能够正视死亡,能够寄希望于未来,本身就是一中领悟,一中抗争,一中对现实的否定!在阿Q的世界里,没有失败,只有胜利,但是至少阿Q们的世界,生活在其中又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只会让人苦闷而死。但是阿Q存活下来了,而且活的自得自乐,就是因为他看问题的角度和我们不一样。无论他用什么方法,他总是能让自己高兴起来。我不是说学习他看似可笑其实可悲的手段,而是要学习他的心态,他的调整情绪的意识。虽然我们替他感到悲哀,至少阿Q自己活的很开心。 今人的弱势群体,其中确实不乏已经觉醒,敢于抗争的人,但他们的觉醒与抗争,除了时代不同之外,难道就能完全抹杀掉历代阿Q们积淀下来的辛酸苦痛吗?因为,在现在社会,风流人物有之,但处在贫困线以下者亦有之。试问,那些苦煎苦熬的人们不去用用精神胜利法,难道都拿起刀枪去造反吗?即使是衣食无忧甚至锦衣玉食之辈,其中叶难免没有阿Q的忠实信徒,他们照样的拿精神胜利法抵挡他们想要抵挡的一切。正因为这样,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能一味抹杀。现实的残酷比如节奏快,压力大等等社会现象也客观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更要会放松自己,释放压力,才能面对更大的困难,换只眼睛看问题,有时会进入另一个柳暗花明的天地。 世界很大,尽管我们只有两只眼睛,却能将世界囊括无憾,世界很美,幸好我们有两只眼睛,可以将世界一览无遗,世界也有阴暗的时候,然而我们有两只眼睛,但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子》中有句话“守柔则强”,意思是说能保持柔顺叫做强大。老子这两句话点到了问题的关键,很有哲理。勾践和周文王在受到屈辱的时候,没有选择暴力反抗,而是韬光养晦,积蓄力量。柔顺可以战胜强大,就好比英雄难过美人关,水滴石穿,铁杵磨成针,美女水魔石看起来都是弱小的力量,却不能小看,这就是古人说的以柔快克刚。世界上有很多元素,它们相生相克,所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没有哪一方力量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遇事悲观者,一生也不顺,遇事总是积极想解决办法的人,他的人生充满成就感。失败者,纠其原因并不都是被对手打败的,很多时候是自己把自己打败了,别人打败你很难,自己从内部垮了才是无可救药。所以在这点上我们有时候也要学学阿Q精神,他的精神胜利法对我们今天的时代尤多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