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散文 >

呼伦贝尔记忆(节选)(7)



    统帅有狮子般的雄心,士卒就有咆哮的勇气;统帅胸有良谋、腹藏吞吐天地之气,士卒就会迸发出所向披靡的力量。时光跨入公元395年,能与拓跋鲜卑在北中国争雄者,只有慕容鲜卑建立的后燕王国。同年五月,后燕的开国皇帝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率兵八万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北进,抵近五原(今包头)时,大造船只,欲渡黄河与魏军决战。慕容宝所领部队虽少,但均为人马披甲的重装骑兵与步兵,且极富作战经验。北魏军队虽多,但大都为轻装骑兵,与后燕铁军正面对抗,胜算无多。拓跋珪以逸待劳,避实就虚,暗将精锐部队匿藏于河套一带,使慕容宝百余天都觅不到魏军主力的踪影。其间,拓跋珪屡派斥候(侦察兵)擒获燕主信使,切断慕容宝与燕都的一切联络,并广散年逾七十的燕主已病亡的假讯,动摇燕军军心。急于继位的慕容宝难辨消息真假,便焚烧渡船,率燕军且防且退。是年十一月初三,风雪骤降,黄河冰封。藏器待时的拓跋珪,亲率两万精骑,连夜踏冰过河,在参合坡(今内蒙凉城一带)将睡梦中的燕军包围。慕容宝在部属护卫下逃走,五万燕军束手被俘……翌年深秋,拓跋珪趁慕容垂新死,后燕内乱之机,以“司马九伐”之威,率四十万大军伐燕。魏军多路出击,马啸旌飘,绵延两千余里。在这长达一年的战役中,魏军分兵攻城略地,将后燕领土悉数占领,把晋、冀、鲁、豫的大部土地,划入北魏版图。

    十年征战,拓跋珪将呼伦贝尔大森林、大草原赋予鲜卑民族的刚毅、奔放、神勇、机警与豪烈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为第一个入主中原的马背民族,如何得到荷锄民族的认可,进而得到拥护,这是比打天下还难上百倍的历史大课题。所幸的是,拓跋珪以草原一样的大胸襟、大包容,向历史交上了一份颇为合格的答卷。

    与秦汉时以掳掠为业的匈奴不同,跻身农耕文明,是鲜卑族多少代人的梦寐以求。拓跋氏对夺得的中华半壁江山,自会分外珍惜。

    拓跋珪自幼就攻读汉家兵书与历史。戎马倥偬中,对汉人的典章、制度、语言、文化及风俗也多有涉猎。为更好地掌控中原,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北魏的国都由盛乐迁至战略要地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他让跟随多年的朝中汉臣,将长安、洛阳、邺城等历代皇都的设计蓝图,一一寻来,萃新奇,熔精华,建起了像中原王朝一样的宫殿楼阁、园林亭台;并立下新皇登基必祭黄陵,拜孔子的规矩。马背民族“兄终弟及”的传位制度,所频发的豆萁相煎、弑父杀兄的史实,让拓跋珪想来不寒而栗。与汉廷的传位规则两相考量,拓跋珪决计实行汉人“立太子”之制。汉武帝暮年确立宠妃钩弋所生的年幼的刘弗陵为太子时,怕钩弋成为吕后第二,便赐死了钩弋。拓跋珪邯郸学步,竟将汉武帝这非常时期的一时之举,定为北魏王朝代代必遵的金科玉律。

    为富民强国,也为了加速鲜卑人的汉化,拓跋珪强势推行屯田制。他将战争中所掳的游牧部落的牧人改为农民,让他们到大片荒芜的土地上从事农耕。这等于国家办了无数个小农场。由于分配时注意向农人倾斜,大大消弭了归顺者的国灭之恨。他还把京郊附近的地片,划为“畿田”,由皇室直接管理,并亲自到“畿田”参与劳作与督导。他多次下诏,强制解散靠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鲜卑部落组织,分地分土让他们定居,或从事农耕,或在分得的地片里放牧。此重大变革,加速了鲜卑人由半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这一切举措的实施,不仅使众多平民衣食有着,也强化了国力,为北魏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的不断壮大,夯下了坚实的台基。

    公元424年,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继位,成为北魏第三代皇帝。他初登龙墩,柔然首领大檀,便趁北魏第二代国君拓跋嗣新丧,统骑兵六万,入侵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年仅十六岁的拓跋焘御驾亲征,率骑兵日驰夜奔,三天两夜即赶至交战地。魏军未及休整,就被柔然的兵马,里里外外围了五十多重。拓跋焘挥军布阵,镇定自若,首先射杀了前敌先锋将帅,柔然兵马大乱。拓跋焘一马当先,冲向敌群,柔然大败亏输……首战奏凯,尽显少年天子卓越的军事才能。匈奴铁弗部,曾被拓跋珪几近斩草除根。当时,仅有首领刘卫宸的小儿子刘勃勃只身独骑逃走。勃勃投奔了后秦高平公没于奕,并成了没于奕的乘龙快婿。勃勃兵权在握后,凶残地杀死其岳父,借后秦之尸还刘氏之魂,在统万城(今陕北靖边)建立夏国。统万城在拓跋焘时,早已大名鼎鼎。其城墙既高且宽,用石灰、白黏土、糯米汁搅拌夯筑,有崤函之固。欲破此城,戛戛其难。公元427年,拓跋焘率轻骑三万,长途奔袭,突现统万城下。他采用声东击西、引蛇出洞的战术,终使城中夏军出城,落于魏军布下的口袋阵。夏兵大溃,夏主赫连昌(刘勃勃次子)率残部弃城而逃……拓跋焘即位后,匈奴后裔柔然,又成为东起外兴安岭,西逾阿尔泰山,南到外蒙大漠,北至贝加尔湖的强大游牧国家,对北魏王朝构成了严重威胁。公元429年春,拓跋焘发动了他称帝后最大一次对柔然的主动出击。其时,柔然无备,民畜遍野。魏军云盔雾甲,如天兵飞降,柔然措手不及,仓促烧毁帐舍,慌不择路,狼奔豕突。拓跋焘兵分数路,飞马急追,在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的大漠和草原上,展开了地毯式的大搜捕。使得柔然三十万户牧民归降北魏,敕勒部(即高车部)亦有三十万人投降拓跋。拓跋焘将这些降顺的部落,迁至漠南几千里的北魏边境,在魏军监督之下,从事农耕和畜牧,岁岁向拓跋皇廷交贡纳税。继而,拓跋焘又东征辽海,平定北燕;西出秦陇,翦灭西凉……在这一连串的征战中,拓跋焘与其祖父拓跋珪一样,将奔袭战、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攻坚战、歼灭战,演绎得出神入化,使北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马背民族创建的饮马长江的王朝。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