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学习:孜孜以求的求知精神(6)



    罗蒙诺言索夫在科学院认真学习了一年,又因成绩优异被送往德国留学。

    他孜孜不倦的追求,终于使他成为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诗人。他的伟大业绩不仅为俄国人民所敬仰,同时,也给全世界的科学事业增添了光辉的一页,激励着全世界的人们。人们从他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顽强的意志,还有珍惜时间,抓住点点滴滴的时间,分秒必争的学习精神。

    当代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将学习与游戏、生活相结合,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寓教于乐,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枯燥。

    书是人类的朋友

    犹太人重视学问、重视智慧、重视教育,在这些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以“书的民族”著称的犹太人对读书有一种特殊的爱好。

    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常常放有书本,说是在夜深人静时死者会出来看书。当然,它还象征着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无止境。犹太人家庭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习俗,那就是书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不敬。犹太人自己热爱读书、教导孩子读书的同时,还经常把世界上成功人物的爱书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比如列宁小时候受的教育:列宁的父母力求使孩子们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爸爸向孩子们提供了适合不同年龄阅读的书籍,订阅了各种儿童读物。他们家里的图书馆有很多藏书,孩子们还从市图书馆借阅各种书籍。书是列宁父母促使孩子智力发展的最主要的手段,它以各种各样的新知识丰富了孩子们的头脑。

    流散各地的犹太人,把掌握知识视作谋生的手段与资本。即使是一本攻击犹太人的书,犹太人也不禁书。犹太人爱书的传统由来已久,深入人心。在现在的以色列,处处都体现了犹太人嗜书如命的特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以色列每年出版的图书达2000种以上,其中不包括教科书和再版书,14岁以上的公民平均每月读一本以上的书。全国的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共1000多所,平均每不到4000人就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在全国450万居民中,办借书证的就有100多万。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在人均拥有图书馆、出版社和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是世界之最,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包括那些发达国家在内。此外,以色列出版的各种刊物达890多种之多,报纸有29种。在街头的报刊亭里,每天都可以买到当天出版的《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世界报》等西方各大报纸。总之,犹太民族是名副其实的“知识的民族”、“书的民族”。正是在这种爱书如命、刻苦求知的优良风尚的滋养下,犹太人形成了独特的教育观。

    热爱读书的同时还要讲究方法。犹太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被誉为“20世纪的哥白尼”、“伟大的自然科学的革新家”,他就很注意读书方法的选择,选用“淘金式”读书方法。

    爱因斯坦的“淘金式”读书方法的实质在于: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本质的东西,而放弃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使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东西。

    曾有人问爱因斯坦不锈钢的成分是什么,他建议那个人去查《冶金手册》;有人问爱因斯坦从芝加哥到纽约有多少英里,他说:“实在对不起,我记不住那么多,你可以去查《铁路交通》。”爱因斯坦说:“我从来不去记辞典上已有的东西。”显然,爱因斯坦有着丰富的阅读经历,但他更乐意去粗取精地把握书本的要点,对一般知识只记住其来源和出处,而把主要精力放在透彻理解重点知识上,放在记忆实质性问题上,放在独立思考和革新创造上,就好像记住了书的目录一样。爱因斯坦说他获得的知识主要是靠自己获得的,热衷于深入理解,但很少背诵。有一次,爱因斯坦读到一本装帧十分精美的几何教科书,立刻就将书中的精华部分清晰地讲了出来。有人十分钦佩他读书的本领,便向他讨教读书的秘诀,爱因斯坦说:“我只是抓住了书的骨头,抛掉了书的皮毛。”

    如果你的孩子发现读书是一种有趣而且顺利的体验,那你更应当在他心中植入读书的欲望。你应该每天或每周数次念书给孩子听,并形成定时读给他听的习惯。并且选择有趣味性的书给孩子看,比如那些惹人喜爱的有漂亮插图的图书。孩子们喜欢有人物、场景以及他们熟悉的事物的图画和照片。同样,他们也喜欢动物图片。童话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很有魅力的。理论显示它们是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孩子们在认识世界时免受伤害,并认清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差异。此外,童话故事还能促进孩子们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