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资本之品德知识篇(10)
时间:2023-03-24 作者:刘文清 点击:次
因此,谦虚不仅永远都是做人的美德,而且,这种美德本身就是一层保护色,也是人生最大的智慧。于是,我们不难发现,越是在某个领域有巨大成就的人越谦虚,这一方面源于他们在钻研过程中感受到了宇宙的浩渺,从而认识到自己的卑微,另一方面有助于舆论的营造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何乐而不为呢? 一次,我被派去单独办事,别人去没办成,而我却一下子办妥了。当时,我并没有说“我怎么怎么”,因为这样做只能显出我比别人高一筹,聪明能干,而招致妒嫉。记得当时我是这么说的:“我能办妥这件事,一方面是因为前面的同志去过了,打了基础,另一方面多亏了当地群众的大力帮助”,这就将办妥事的功劳归于“我”以外的外在因素“前面的同志和群众”中去了,从而使人产生“他还没忘了我的苦劳,我要是有群众的大力帮助也能办妥”这样的藉以自慰的想法,心理上得到了暂时平衡。“我”在无形中便被淡化了优位。 “威廉姆斯,你毕业一年多就提了业务经理,真了不起,大有前途呀!祝贺你啊!”在外单位工作的朋友布朗宁十分钦佩地说。“没什么,没什么,老兄你过奖了。主要是我们这儿水土好,领导和同事们抬举我。”威廉姆斯见同一年大学毕业的密斯特在办公室里,便压抑着内心的欣喜,谦虚地回答。密斯特虽然也妒嫉威廉姆斯的提拔,但见他这么谦虚,也就笑盈盈地主动招呼威廉姆斯的朋友布朗宁:“来玩了?请坐啊!” 不难想像,威廉姆斯此时如果说什么“凭我的水平和能力早可以提拔了”之类的话,一定会引起密斯特的妒忌,也自然很难搞好彼此的关系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人必诽之。”如果你很优秀,你周围的人一定会很羡慕你,但是,羡慕有时候很容易转化成妒忌。你一定要杜绝这种转化,要知道羡慕和妒忌对你的影响可是截然不同。而谦虚恰恰是最好的保护色! 老子曾经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相反地,老子告诫世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不长。” 事实正是如此,你谦虚时显得他高大;你朴实和气,他就愿与你相处,认为你亲切、可靠;你恭敬顺从,他的指挥欲得到满足,认为与你配合很默契、很合得来;你愚笨,他就愿意帮助你,这种心理状态对你非常有利。相反,你若以高姿态出现,处处高于对方,咄咄逼人,对方心里会感到紧张,做事就没把握了,而且容易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使交往和工作难以继续。 春秋时期,晋襄公有位孙子,名叫惠伯谈,晋周是惠伯谈的儿子。 这位晋周生不逢时,遇晋献公宠信妃子丽姬,晋国公子多遭残害。晋周虽然没有争立太子的条件,更无继位的希望,也同样不能幸免。 为保全性命,晋周来到周朝,跟着单襄公学习。 晋是当时的大国,晋周以晋公子身分来到周朝。但晋周自小受父亲教育,养成良好的品性,他的行为举止完全不像一个贵公子。以往晋国的公子在周朝,名声都不好听,晋周却受到对人要求严厉的单襄公的称誉。 单襄公是周朝有名的大臣,学问渊博,待人宽厚而又严厉,是周天子和各国诸侯王都很尊敬的人,晋周很高兴能跟着他,希望能跟着单襄公好好学习,以成长为有用的人才。 单襄公出外与天子王公相会,晋周总是随从在后。单襄公与王公大臣议论朝政,晋周从来都是规规矩矩地站在单襄公身后,有时,一站几个小时,晋周都从未有一丝不高兴的神色。王公大臣都夸奖晋周站有站相,立有立相,是一个少见的恭谦君子。 晋周在单襄公空闲时,经常向单襄公请教。交谈中,晋周所讲的都是仁义忠信智勇的内容,而且讲得很有分寸,处处表现出谦虚的态度。 人虽然在周朝,晋周仍十分关心晋国的情况,一听到不好的消息,他就为晋国担心流泪。一听到好消息,他就非常高兴。一些人不理解,对晋周说:“晋国都容不下你了,你为什么还这样关心晋国呢?”晋周回答:“晋国是我的祖国,虽然有人容不下我,但不是祖国对不起我。我是晋国的公子,晋国就像是我的母亲,我怎么能不关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