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人生资本之性格篇(22)



    假如你拥有成功的环境,你下定决心一定要成功,你拥有强烈的企图心,你的顾客服务做得非常的好,假如你一天只拜访一个顾客,或是一年只有一个顾客到你店里来光顾,事实上你成功的几率是非常小的。

    任何成功人士都了解立即行动的重要性,决定只下一次,但是行动一定要很多次。别人之所以会比你成功,因为他行动的次数比你多。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要使世界动,一定要自己先动。”一个成熟的人,就是一个不需别人提醒,也能够自觉、主动行动的人;而那些驴子拉磨似的人,那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那些拖拖拉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注定只能原地踏步,甚至被时代解雇,被职场拒签。

    职员甲和职员乙是一家酒业公司的行政人员,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已经发生财务危机,为了渡过难关,公司决定连续三个月停发工资,以成本价格发给与工资相当的产品,由员工去出售。这意味着,如果他们能够以批发价卖出产品,他们将获得比工资多30%以上的钱;如果能够以零售价卖掉,就接近工资的一倍;当然,如果卖不掉,就只好自己留着享用了。他们都没有做过销售人员,当看到一箱箱沉甸甸的啤酒,不禁两眼一抹黑,四顾两茫茫。职员甲由于家庭负担比较重,所以他没有过多地犹豫,立即起早贪黑,蹬着三轮车走街串户,深入餐厅、酒楼、招待所、工厂、农村,四处联系用户,甚至可以先赊账后付款,所以他的产品仅仅用了半月就销售一空,赶紧进货,结果三个月挣下了全年的工资。尝到甜头的他还主动要求调到销售部,后来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

    而职员乙是个刚刚毕业的书呆子,面子思想严重,根本就拉不下脸来骑着三轮车做贩夫走卒,而是在一个居民稀少的地方破帽遮颜,守株待兔,结果三个月过去了,他的家里仍然像个啤酒仓库,喝得一家三代都找不着北了。立即行动,永远不要等待。在工作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有两个学生同时报考某教授的博士生,可是教授只招一个学生,于是教授就给他们出了一道题目,两个学生同时做完了题目。过程一样精彩,结果也一样正确,难分伯仲。教授思考了一下,选择了其中一个。

    另一个很不服气地找教授问:“为什么没有选择我?”教授指着题目开始做的时间说:“题目是我上周五下午布置的,他是上周五下午四点开始做的,你是周一开始做的。我之所以选择从周五下午四点开始的他,是因为我认为一个立刻开始行动的人更具竞争力。”

    每一个行业的领导人物都认为第一流的人才非常欠缺。根据可靠的材料,社会上仍有许多高级职位正在空缺。有一个主管曾说,资历很好的人实在很多,但都缺乏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亦即贯彻的能力。

    每一个工作——不论是经营事业、高级推销工作或科学、军事、政府机关工作——都需要脚踏实地的人来执行。主管在聘用重要职位的人才时,都会先考虑下面这些,然后才决定是否聘用。这些问题有:“他愿不愿意做?”“他会不会坚持到底把事情做完?”“他能不能独当一面,自己设法解决困难?”“他是不是有始无终,光说不做的那一种人?”

    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设法了解那个人是不是“说做就做”。再好的新构想也会有缺陷。即使是很普通的计划,如果确实执行并且继续发展,都比半途而废的好计划要好;因为前者会贯彻始终,后者却前功尽弃。

    如果你一直在想而不去做的话,根本成就不了任何事。

    请你想想看,世界上每一件东西,从人造卫星到摩天大楼以至婴儿食品,都是由一个个想法付诸实施的结果。

    当你研究“人”时,会发现他们分别属于两种类型。成功的人都很主动,我们叫他“积极主动的人”;那些庸庸碌碌的普通人都很被动,我们叫他“被动的人”。

    仔细研究这两种人的行为,可以找出一个成功原理:积极主动的人都是不断做事的人。他真的去做,直到完成为止。被动的人都是不做事的人,他会找借口拖延,直到最后他证明这件事“不应该做”、“没有能力去做”或“已经来不及了”为止。

    积极主动的人与被动的人之间的差别,从小地方就看得出来。积极主动的人(以下简称A先生)计划好一个假期,就真的会去度假;而被动的人(以下简称P先生)也计划好一个假期,却拖延到明年再打算。A先生认为应定期参加教堂的各种聚会,结果他真的做到了;P先生也认为应该定期到教堂聚会,但他会找出各种办法来拖延。A先生认为应该写一封信给一个人来恭贺他的成就,他真的写好并立刻交寄;P先生却找了一个好理由来拖延,结果一直没有写。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