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精益求精,追求完美(3)



    因为但丁对地狱的描写太生动逼真了,让人很难不产生这样的想法。达·芬奇在创作《最后的晚餐》时,经常会为了一个细节或者一种颜色的选择而跑遍整个米兰。英国著名作家瓦尔特·司各特在创作某部小说时需要写到有关城堡的内容,于是,他专程跑到一座已经废弃的古堡进行实地考察。

    甚至,他还带了笔记本,把城堡周围每种花草的名字都记录下来,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可能写出好的作品。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一位著名作家这样写道:“因为我们没法弄清楚,究竟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是事关全局的。有些事情我们以为它微不足道,实际上也许正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不追求最大的精确,就不能获得伟大的成功

    一个小有成就的昆虫学者为了能够提高自己、增加学识,就拜在美国著名动物学家阿加西教授师门下学习。教授把一条死鱼交给他,让他用眼睛好好观察。过了两个小时,他开始盘问这名学生。教授摇摇头评论道:“你观察得还不够仔细,再仔细看看。”第二次检查,教授还是摇头,说道:“看来你还不知道怎么使用自己的眼睛。”这句话给了学生很大的触动,他一改从前对很多细节视若无睹的毛病,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观察。最后,等他第三次接受教授检查的时候,他得到的评价是:“很好,现在你知道怎么用自己的眼睛了。”这位著名科学家终于对他表示了满意。

    美国金融家斯蒂芬·吉拉德简直就是精确的化身。凡是他颁布的命令,都被要求必须丝毫不差地严格执行,不能有一点点违背。他认定,任何事情如果不能追求最大的精确,那么最终就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他最为人们熟悉的一句话,不是“做得很不错”,而是“做得没有任何一点儿错”。他对生意上的每一个细节都会仔细斟酌,想尽一切办法达到精益求精。

    “粗心”、“散漫”、“马虎”,把这样的评价送给生活中成千上万的失败者毫不为过。有多少人——包括职员、出纳、教师、编辑,甚至还有大学教授,就是因为粗心马虎而丢掉了他们的饭碗和宝贵的事业。

    以精益求精缔造商业价值

    约纳斯·奇科林开始在一个琴行打工的时候,就以一丝不苟、勤奋努力而著称。在他看来,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是小事。他也不在乎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唯一的愿望就是一定要把琴做好。没过多久,他自己开了一家琴行,并下决心要造出世界上最好的钢琴,使其音色保持纯正,但同时表现力要更丰富和饱满,还要使演奏者的弹奏更省力。因此,他每制作一架钢琴,都要求质量能够超过原有的作品,不断地追求完美的极限。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琴行里所制造的全部乐器最后都要经由他把关,他从不把这项工作假手任何人,他不能容忍生产或销售中出现任何违反规定的做法。

    可以说,正是凭着这种品质,奇科林把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有一件事情可以体现他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一次,马萨诸塞州有一个琴行老板向州议会递交申请,把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奇科林,之后便堂而皇之地印在了他制造的钢琴上。约纳斯·奇科林马上向州议会提出抗议,最后,那个琴行老板只好把名字又改了回来。由此可见,一种性格上的特征,既可以有道德的价值,也可以有商业的价值。

    养成追求完美的做事习惯

    有不少文章内容很好,但因为书写过于潦草不便于阅读才被出版社退了稿。法国作家大仲马的手稿一向以干净清晰著称。一次,他的一位朋友向他请教为什么自己向出版社投稿会经常被拒。大仲马给他的建议就是把他稿子的题目稍作修改,然后,请一个职业抄写人干干净净地誊写一遍。这位朋友听从了他的建议,果然,经过处理之后的文章,很快就被一位曾经拒绝过他的出版商看中了。

    含糊其辞、敷衍了事的毛病可以使一个百万富翁立刻倾家荡产;相反,每一个成功人士都具备孜孜不倦、力求完美的特征。精确是一种个性,而个性也就意味着能力。我们应该像追求智慧与财富,或者追求其他我们渴望的东西那样追求精确。要下定决心,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不拖沓应付,不敷衍塞责。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