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散文随笔 > 情感驿站 >

母亲挑煤

  我的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节俭、坚强的女性。母亲一生给我留下了很多记忆,其中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母亲挑煤。

母亲挑煤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一件事。那时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农民生活物资的分配,一是按家庭人口平均分配,二是按家庭劳动力所得工分按劳分配。当时我家人口多、劳力少,全家8口人,兄弟姐妹6个,年纪都很小,只有父母和十几岁的姐姐挣工分,因此每年分得的生活物资有限,家里的粮食常常不够吃,柴草也不够烧。父亲经常带领村里的男劳力到外地支援国家水利工程建设,很少在家,母亲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为了安排好家中生活,母亲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粮食不够吃,就在房前屋后种些瓜果蔬菜来填补,不让我们饿肚子。柴草不够烧,就到田头路边砍些野树枝备用。家里虽然贫穷,但从来都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日子也过得井井有条。

  记得那一年我还很小,刚刚记事,听哥哥讲,大概是1971年盛夏的一天,当时在泥矶公社粮管站工作的伯父帮我家买了100斤煤,让母亲去挑回来。有一天,天蒙蒙亮,母亲就带着还不到13岁的哥哥前往泥矶粮站。当时,我不知道泥矶粮站离我们家有多远。后来才知道,从我们家华容镇吴饶村到泥矶粮站没有大路,母亲和哥哥从家里出发,沿着江边小路走到泥矶粮站,来回要走大约15公里。

  炎热的夏季白天十分漫长,太阳早已下山,天渐渐暗下来,可是母亲和哥哥还没回来。天空布满乌云,仿佛一场暴雨就要到来,村里的老人、小孩都焦急地张望、等待。一位叔爷不停地念叨:"这两个人还没回,怎么办呀?"乡邻们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一张张焦急的面孔,我至今记忆犹新。天越来越黑了,我的心里也充满了恐惧,一双无助的眼睛不时东张西望,感觉天要塌下来一样,生怕母亲和哥哥回不来。大人们商量着准备去寻找。不知过了多久,黑暗中终于看见了母亲那瘦弱蹒跚的身影。后来听哥哥讲,他们从泥矶回华容,走到一个叫"皮子径"的地方,突然天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为了能早点回家,就想抄近道,结果走到了一条小港前面,被挡住了去路,没办法继续前行,只好折返回来,沿着原路往回走。哥哥说,当时天气闷热,他又累又渴,突然感觉心里闭塞,人好像要死一般的难受,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母亲也累得说不出话来。这时,一位好心人从地里摘了一个西瓜给他们吃,这样才解了渴。母亲慢慢地扶起哥哥走到江边,将凉凉的江水浇在哥哥脸上,哥哥这才缓过气来。他们接着沿原路回到家里。1981年,我中专毕业后分配到段店镇工作,特地骑自行车沿着母亲曾经挑煤的路走了一趟。那时的道路比以前虽有所改变,但沿路仍高低不平、曲曲折折,不是高坡就是低洼,有的地方甚至还是布满了荆棘的羊肠小道。俗话说,远路无轻担。百斤重的担子,几十里的小路,莫说是一位农村妇女挑着,就是个男劳力去挑,也是件费力气的事,可见当年母亲挑煤的艰辛。此刻,我才深知,母亲挑回的不仅仅是煤,也是我们家生活的希望,是善良、勤劳、节俭、坚强的种子。



    作品集亲情文章 关于母亲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