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高境界是张弛有度(3)
时间:2023-03-04 作者:刘文清 点击:次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曾对物欲太盛的人作过极为恰当的评价,他说:“10岁时被点心、20岁被恋人、30岁被快乐、40岁被野心、50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的确,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欲望太多,欲望的沟壑永远填不满,人心永不知足,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伊索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诠释了。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比自己的权力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 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被欲望沉沉地压着,能不精疲力竭吗?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让我们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朋友,让我们斩除过多的欲望吧,将欲望减少再减少,从而让真实的欲求浮现。这样,你才会发现真实的、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拥有这种超然的心境,你就能做起事来不慌不忙、不躁不乱、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躁。而对物质引诱心不动、手不痒。没有小肚鸡肠带来的烦恼,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觉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康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 人生好像一条河,有其源头,有其流程,有其终点。不管生命的河流有多长,最终都要到达终点,流入海洋,人生终有尽头。活着的时候,少一点欲望,多一点快乐,有什么不好? 把手张开就可拥有一切 在印度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式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子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上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总是喜欢满满地抓住一把坚果,这样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常用这种方式很容易就捉到猴子,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作为人类,我们一定会嘲笑猴子很蠢,松开爪子不就溜之大吉了吗?但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看看自己身边的一些人,也许你就会发现:其实,人类也会犯猴子的错误。 因为放不下到手的名利、地位,有的人整天东奔西跑,牺牲了真正的快乐也在所不惜;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有的人成天费尽心机,利用各种机会想捞一把,结果却是作茧自缚;因为放不下对权力的占有欲,有的人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怕丢掉人格的尊严,一旦事情败露,后悔奠及…… 生命如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之在抵达理想的彼岸前不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只能轻载,只取需要的东西,把那些可放下的东西果断地扔掉。 假如你的脑袋像一个塞满食物的冰箱,你应当盘算什么东西应该丢出去,否则,永远不可能有新的东西放进来。有些东西不丢出去反而还会在里面慢慢变坏;有些东西,丢了可惜,但放一辈子,也吃不了。所谓的“人生观”,大概就是如何为自己的“冰箱”决定内容物的去留问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