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散文随笔 > 心情随笔 >

栀子花开

  栀子花开了。

  这是我回到北京出租屋里发现的最高兴的一件事,让我震惊和由衷的敬意。因为,我从来没有奢望她能开花,带来如此芬芳之香。

  还记得那是两个多月前的一个傍晚,天灰蒙蒙的,几个月未见雨水的京城上空开始飘落带着难得的小雨。细雨中声中,我在万寿路口玉渊潭的一侧快走,想早点回到家里。这时,在空气却飘溢着清淡的芳香。初时,误以为是哪位伊人的香水,可一抬头,却发现一抹雪白的路灯下,一辆人力三轮车横摆路口,车上摆满了花,扑鼻而来的清香让人心情舒畅和享受。卖花者是一位老人,不知从哪来?听口音,应该是河北一带的。他面对着穿梭而过快行的城市人,在嘴里喃喃地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卖花了,卖花了。”

  我觉的很奇怪,在这样的傍晚,下着小雨,人们快步回归的脚步,如何能停留下来光顾这个小花摊。老人年纪不小了,花白胡子,头顶上也掺杂着些许的银发,特别是皱纹的脸上还有老年斑,嘴角还有些口水。粗老的双手全是硬茧,持着一把油纸伞上还有几个小洞,洞边渗出一些水珠儿。看着老人,我突然想起了家中的老父,此时在家中正在干些什么呢?我不由地在小摊上停下了脚步。车上卖的花儿还真多,大盆小盆的车子上,品种还真不少。红的、绿的、紫的、黄的,看的人眼花缭乱。老人张罗着,给我介绍着。这一小盆盆花儿倒也不太贵,十块、二十块、三十块,还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老人姓崔,今年65岁,是河北涿州人,家中世代养花。本该在家享受养老,可是儿子儿媳看不上这活,带着孙子去广东打工,却把孙女扔给了他。他说,儿子确实也有困难,两个孩子养不起。孙女在家乡上中学,虽说学费,儿子每个学期都要寄钱来,可生活费却时断时续。不得已,他捡起老本行,在家专门养了一些花。可是本地的价钱太低了,在北京价钱可更高一点。因此,每几天就送一车过来买,晚上就在一个亲戚找的临时的房子里过夜。就是靠着每个月几车花儿,爷孙们日子还过得去。只是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了,不知还能干到什么时候。也许,孙女上大学就能解脱了。听着老人慢搭斯理的喃喃自语。我突然想到远方的父母,最近可好,我已是有许多时间未打电话给他们了。

  “你买这株栀子花,花开的时候可香了。” 老人递给我小盆植物。老人说,这栀子花可不简单呀。栀子花又名栀子,黄栀子,一直产于中国。栀子花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半阴,怕积水,要求疏松、肥沃和酸性的沙壤土,整个的小枝都是绿色,叶对生,革质呈长椭圆形,有光泽。5—7月开花,花、叶、果皆美,花芳香四溢。特别是根、叶、果实均可入药,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

  “你知道吧,小伙子,栀子花的在我们民间的意思是“永恒的爱,是一生的守候和幸福”。听老一辈的人说,栀子花的意思就是等待的幸福。 “小伙子,你肯定是一个富于爱心的人。” 听到老人富于哲理的话,我不禁被他的话打动了。我没有想到老人这么有知识,这么风趣,更有着一颗为家庭、为子孙幸福劳苦的心。于是,这株栀子花就跟随我回家了。

  就像我前面说的,我从来就没有会想到她会开花,更不会有嗅闻芳香之思。但今天她确实开花了,就在我写这篇小文时,另一朵也开了,花香充溢着整个房间。这时,宋朝杨万里曾有《栀子花》一首跃入我的脑海:“树恰人来短,花将雪样年。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有朵瓶子,无风忽鼻端。如何山谷老,只为赋山矾。”

  是呵,栀子花叶色四季常绿,花芳香素雅,绿叶白花,格外清丽可爱。它适用于阶前、池畔和路旁配置,也可用作花篱和盆栽观赏。记得小时候,我跟随修铁路的父母长期东奔西走。那时,工棚周围种有许多的栀子花。一到六月,花香飘满整个工地。一些爱美的姑娘还把栀子花用线串起来挂在胸前作为佩带装饰,成为当时一道风景线。栀子花不仅是观赏之物,还是一种美味。工地上的人经常将栀子花做成许多的食物。我记得当时就有凉拌栀子花这道菜。他们用栀子花、葱花、姜丝各适量。将栀子花去杂洗净,放人沸水中煮一沸,捞出沥水,晾凉用筷子抓松,置于洁白的瓷盘中,撒上葱花、姜丝,浇入香油、老醋,酌放食盐、味精,搅拌均匀即可。这道菜吃起来是清香鲜嫩,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止痢的功效。当时,工地上缺医少药,许多人就用来治肺热咳嗽,痈肿,肠风下血等病症。我母亲就常给我和小妹冲栀子蛋花汤喝。当然了,栀子花还有其它的做法,例如有栀子花炒小竹笋、栀子花茶等。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