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春天属于网络
2023-03-01 网友提供 作者:贾载明 点击:次
人们常常说"白纸黑字"这话。白纸是载体,黑字是描绘在白纸上表现人的精神的符号。这种载体不仅仅是纸,还有石头,竹片、树叶等等。然而,这些载体很有限,特别是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即使后来人们发明了纸,现代人又能造可以垒成大山的纸,并利用纸办杂志、办报,可是这载体仍然很狭窄。相对的是中国人很多,人口基数大,自然作家和诗人就多。所以那很狭窄的载体上就拥挤着作家和诗人们。有许多人挤白了头发挤老了心,那雪白的纸上也没有留下一个字。加之文坛深似海,也有这样伙,那样派,还有这样的堆堆,那样的坨坨,如果再加上当今蔓延浸透到文坛上的腐败,是很难挤上报纸、杂志的。 可自网络诞生后,拥挤的问题就几乎不存在了。这个文字载体,那才真正有地大天大,纸张、竹片不可比。低水平,高水平,都可以到这无边无际的地方吞云吐雾;丑文字,美文字,都可以来这自由自在的空间喜笑怒骂。管它优与劣,却是民间的声音;管它巴人与白雪,却是真正的天籁。至少,它少有杂志和报纸那样的"异化,"是一个自然的多姿多彩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我从网络里发现一个结论:文学在民间!而网络,是这个结论的载体。开始的时候,有些人瞧不起网络文学,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人不得不改变观念,进入网络的作家诗人愈来愈多,有的甚至还是大腕人物呢!时间再往前移,我坚信网络会成为文学载体的主要阵地。 是的,网络上的文字有泥,也有沙,但杂志、报纸上也有泥也有沙。例如有关诗的刊物,我订阅许多年的《诗刊》和《星星》,每一期里,找到惊喜的东西是困难的,永远都是那个框框和调调。所以近几年,我和这两个刊物渐行渐远了,最终是彼此都不见影了。网络上的泥沙里,绝对藏有许多真金。只要你稍加动手一淘,就会发现。在《网易》里有,在新华网的"百姓生活——舞文弄墨"里也有。就说这新华网吧,龙羽生激情澎湃为百姓鼓与呼的诗、北极苍狼沉郁顿挫具有"铁肩"底气的诗、余湘子抒发个人情怀的诗、雨夜闻笛犹如清溪涧旁幽花散发着馨香的诗,以及柴福善精致的散文和七娃很有个性特色的谈论古代人事的随笔等等。没有谈到的还有许多。这些人的作品,与许多所谓名家相比,毫不逊色。只是这个地方太大太宽,评论家们难以发现,或者说杂志、报纸上的评论为了守住矜持,不会到这里来;或者说,还没有产生网络文学评论家;或者说高雅的东西不合而今眼目下低级庸俗风行的胃口。 热爱网络文学吧,特别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作家诗人们! 文学的春天属于网络! (2005年1月16日星期日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