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何为好文字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这是2020年浙江省高考一篇满分作文的开头。这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给了39分,后面两位老师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并引起巨大的争议。原因是文章用词生僻,长句叠加,这种晦涩复杂的表达方式,给大部分普通理解水平的读者造成了阅读障碍。

何为好文字
 
  首先,我并不赞赏这篇作文,但是,我也不赞成因为舆论争议就对这篇作文降分处理。一篇经过正当程序获得满分的作文,如果因为舆论而改变评判,对一名高考生来说,有失公平。这是讨论的前提。
 
  跟这篇拿了满分的作文本身相比,我更担心舆论波澜被掀起后所带来的示范效应。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大组长陈建新在点评中说:这篇文章“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展现了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
 
  高考满分作文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风向标,这篇作文经过如此高度的褒扬以及舆论的发酵,会给语文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孩子感受好文字、理解好文字,并尝试用好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但什么样的文字是好文字?
 
  我始终认为,深入浅出的文字才是好文字。对文字而言,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晰地表达意思,不管多么深邃的思想,都不应该成为晦涩表达的理由。每一个有写作经验的人都明白,真正的高手擅于把复杂的思想简练地表达出来,只有写作者理解透彻了,才能把一个深奥的道理掰开、揉碎并讲明白。那些用生僻词汇以及冗长句式堆砌的,不是故意炫技,就是一知半解。从这个角度说,我不认同“文字老到和晦涩同在”的评价。在写作中,“晦涩”没有任何值得褒奖的一面,文字表达学术化更是写作者应该着力避免的。
 
  就我自己的写作练习过程来说,少年时期曾沉醉于辞藻与句式,后来年岁渐长,随着阅读的丰富,以及工作中不断的文字训练,我才得以更好地理解洗练文字背后的美。可以說,这篇满分作文的点评中所表扬的,正是中学生习作中易犯的通病,是应该纠偏之处。《读库》的主编张立宪在《如何让孩子爱上写作》一文中指出,写作中出现最多的两个问题,一是词不达意,一是理不胜辞。后者呈现出来是“用华丽的、密集的字词传递单薄的意思”,但写作者往往难以自知。
 
  舆论不应把矛头对准这篇作文的写作者——一个十七八岁的高考考生。我们在少年时代或许都有过这样的阶段。但是,这篇作文获得了满分审定,经过了舆论的放大,进而可能引发的示范效应,值得思考和处理。语文教育应当导向“好文字”,从个体的角度说,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让人一生受益;从更广的角度说,无数个体的母语表达能力将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面貌,是其精神之所在。
 
  王鼎钧在他的回忆录四部曲之一《昨天的云》里,写过一位老师对他写作的影响。那位老师强调文笔简洁,提倡质朴、反对矫饰、重视内容。他告诫学生要警惕文艺流行病,白话文学的根源不在书本里,而在生活中,在大众每天说的话里。要走出去看,走出去听,在天地间找文章。王鼎钧有一次在作文里写道:“时间的列车,载着离愁别绪,越过惊蛰,越过春分,来到叫作清明的一站。”老师看后未加改动,也未加圈点,但在发作文本时淡淡地说:“这是花腔,不如老老实实地说清明到了。”另一次,王鼎钧又写:“金风玉露的中秋已过,天高气爽的重阳未至。”老师毫不留情地改成四个字:今年八月。
 
  王鼎钧后来成为一代文人。幸而他遇上了好老师,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何为文字之美。希望所有的孩子,也能在语文教育中被真正的好文字熏陶滋养,学会用平易的文字表达深思,用克制的文字表达深情。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