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学术批评的考察(7)
2023-01-11 网友提供 作者:森島光 点击:次
至于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其实在87年并未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如刘梦溪干脆认为林黛玉的演员根本不应该去北方找,而应该去南方找:“这里有一个南北气质的不同,苏州姑娘到鞍山去选,就有点‘南其辕而北齐辙’了……”刘梦溪还有两句话总结:“不可多得的贾宝玉”、“不能接受的林黛玉。”但依然得到了一部分专家的认可,如王云缦认为,“黛玉的演员形象确实选得不错,一出场便从形似上吸引观众。”像王云缦这样认为陈晓旭“形似”林黛玉的专家不在少数。 除了主要演员,另外还有一些次要演员在外形方面也获得了一致认可,最主要的是王熙凤:“还有一个是‘难能可贵的王熙凤’,大家都认为很成功。王熙凤似乎好演,但也不大好演,不大好找这个形象。电视剧里这个形象的真正成功,是在二十六、二十七集和八十回以后的戏,演员成熟了,行动语言也恰如其分。”又比如平儿:“丫鬟当中,非常难得,几乎不容易再找到的一个是平儿。这个演员也非常有前途。在生活里,从别的戏里,找不出平儿这样一个形象。” 可以说,正如网上近几年的舆论所言,87版的成功,主要在于这些演员在外形条件上与原著角色的“神似”,这在当年也是大家最认可的地方。 二、剧情安排 虽然整体的剧情增删和后六集剧情不能令人满意,但87版也有一些剧情的安排在当时是比较成功的,因而也得到了专家们的赞赏。 对于王熙凤的认可除了外形条件,还有就是演员邓婕对几场经典大戏的成功演绎。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的丁维忠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最具代表性:“看了电视剧的观众都比较一致地肯定了凤姐这个形象。这个人物在书里是写得最活的一个,在剧里也是演得最好的一个。她的风貌、神采、身份、气派、性格、内在心理,总的都是不错的。……在对尤二姐的事情上,她是很可恶的,但是,这个人物并不是一味地潘金莲式的,她也有很令人可佩的要素,突出的是协理宁国府。这场戏邓婕演得有大将风度,她的理家之才,干练老城,基本上都体现出来了,层次处理得也不乱,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大排场、人数多,而且是凤姐这个中心人物挂帅,她压得住这场戏。……最后甚至到贾琏出来三堂会……将凤姐可怜的一面表现出来了。” 后六集虽然在剧情安排上较为荒唐,但“探春远嫁”一场不论在戏剧冲突还是在镜头语言上都较为成功,在众多批评之声中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赞赏。如刘梦溪说,“一个是‘探春远嫁’。从原著提供的线索来看,最后的远嫁是有根据的。这一集戏比较集中;人物塑造也比较好,对前八十回探春的形象有所弥补。”接着他还提到了全剧中另外两场比较成功的戏:“‘红楼二尤’的戏,虽然还有些可斟酌之处,但总体上是成功的。另外,象‘元妃省亲’,也是非常突出的一场戏。”陈剑雨从影视语言上肯定了“探春远嫁”和“元春省亲”这两场戏:“‘探春远嫁’基本是成功的,充分发挥了影视的优势,机位、拍摄角度、镜头运用、单镜头里的调度都很成功。后面上了城堞有一条红地毯、前景的红地毯伸向纵深,探春从纵深向更纵深调度,这条红地毯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很大。整个影片的空镜头不精彩,包括这一集,但这个片段蓝天大海的空镜头很好,几个蒙太奇组接很好,视听手段全面发挥了作用,它的叙事功能不是靠说,不是靠情节进展来完成的,上述所有因素都进入叙事,而且作为刻画人物的手段也起到了作用。……找到视听语言来实现的,还有‘元春省亲’一集,场面和人物心理接得好,场面的豪华和人物的凄凉造成的反差,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钟艺兵总结认为以下几场戏比较成功:“‘黛玉进府’,‘毒设相思局’、‘协理宁国府’、‘元春省亲’、‘尤二姐之死’、‘探春远嫁’、‘刘姥姥探监’给人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秦可卿出殡的场面,组织工作令人佩服,服装、道具、规格下了很大力气。” 三、开拓之功 网上有文章提到,周汝昌对87版《红楼梦》大加赞赏,用“首尾全龙第一功”来肯定87版的开拓之功。除了周汝昌,其他专家即便对电视剧本身有所批评甚至全盘否定,但几乎都在文章结尾处肯定了87版的这一开拓之功。例如,胡文彬在研讨会上发言的末尾说,“电视剧第一次把《红楼梦》完整地通过屏幕表现出来,对《红楼梦》的普及起到了很大作用,它对于这样一部很难于改编的作品走了这一步,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从电影、电视的民族化来说,应该从能不能继承、发展中国优秀的美学传统,来看它在民族化方面的高度。《红楼梦》这样一部作品的内涵、美学特色,正是创立最具中国特色的电影、电视的基础。这当然不是第一步就能达到的,也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能够达到的。普及《红楼梦》本身就是功德无量,对于建设精神文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影响非常之大。”孟梨野在同一场研讨会上说,“电视剧的改编比较全面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人物乃至精神、风韵、在这个意义上讲,是破天荒,这就是一种超越。主要人物全部出来了,与之相对应的故事情节也比较能展开。”接着他把这一超越归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这部作品也是时代的产物,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后的环境,三中全会后文艺界活跃的气氛,《红楼梦》是出不来的。……我认为,基本上是成功的,也还可以,差强人意。”可见,虽说导演王扶林的思想被批评还停留在“文*”时期,但毕竟能在“文*”结束不久后就有把《红楼梦》搬上荧屏的自觉,并且还做到了,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