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名著 >

朱子语类·卷七十四·易十(7)


  问“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曰:“凡天地有许多道理,易上都有,所以与天地齐准,而能‘弥纶天地之道。’‘弥’字,若今所谓封弥试卷之‘弥’,又若‘弥缝’之‘弥’,是恁地都无缝底意思。解作遍满,也不甚似。”又曰:“天地有不了处,易却弥缝得他。”学蒙。
  “弥纶天地之道”,“弥”字如封弥之义。惟其封弥得无缝罅,所以能遍满也。僩。
  “‘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注云:‘天文则有昼夜上下,地理则有南北高深。’不知如何?”曰:“昼明夜幽,上明下幽;观昼夜之运,日月星辰之上下,可见此天文幽明之所以然。南明北幽,高明深幽;观之南北高深,可见此地理幽明之所以然。”又云:“始终死生,是以循环言;精气鬼神,是以聚散言,其实不过阴阳两端而已。”学履。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天文是阳,地理是阴,然各有阴阳。天之昼是阳,夜是阴;日是阳,月是阴。地如高属阳,下属阴;平坦属阳,险阻属阴;东南属阳,西北属阴。幽明便是阴阳。□。
  问:“‘似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以此易书之理仰观俯察否?”曰:“所以‘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幽明便是阴阳刚柔。凡许多说话,只是说一个阴阳。南便是明,北便是幽;日出地上便是明,日入地下便是幽。仰观俯察,便皆知其故。”
  观文、察理,以至“知鬼神之情状”,皆是言穷理之事。直是要知得许多,然后谓之穷理。谟。
  正卿问“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曰:“人未死,如何知得死之说?只是原其始之理,将后面摺转来看,便见得。以此之有,知彼之无。”
  问:“‘反’字如何?”曰:“推原其始,而反其终。谓如方推原其始初,却摺转一摺来,如回头之义,是反回来观其终也。”□。人杰录云:“却回头转来看其终。”
  “精气为物”,是合精与气而成物,精魄而气魂也。变则是魂魄相离。虽独说“游魂”,而不言魄,而离魄之意自可见矣。学蒙。
  林安卿问“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曰:“此是两个合,一个离。精气合,则魂魄凝结而为物;离,则阳已散而阴无所归,故为变。‘精气为物’,精,阴也;气,阳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仁,阳也;智,阴也。”人杰。义刚同。
  问:“尹子解‘游魂’一句为鬼神,如何?”曰:“此只是聚散。聚而为物者,神也;散而为变者,鬼也。鬼神便有阴阳之分,只于屈伸往来观之。横渠说‘精气自无而有,游魂自有而无’,其说亦分晓。然精属阴,气属阳,然又自有错综底道理。然就一人之身将来横看,生便带着个死底道理。人身虽是属阳,而体魄便属阴;及其死而属阴,又却是此气,便亦属阳。盖死则魂气上升,而魄形下降。古人说‘徂落’二字极有义理,便是谓魂魄。徂者,魂升于天;落者,魄降于地。只就人身,便亦是鬼神。如祭祀‘求诸阳’,便是求其魂;‘求诸阴’,便是求其魄。祭义中宰我问鬼神一段说得好,注解得亦好。”□。
  问“与天地相似故不违”。曰:“上面是说‘与天地准’,这处是说圣人‘与天地相似’。”又曰:“‘与天地相似’,方且无外,凡事都不出这天地范围之内,所以方始得知周乎万物,而道又能济天下,旁行也不走作。”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上文言易之道“与天地相似”,此言圣人之道“与天地准”也。惟其人不违,所以“与天地相似”。若此心有外,则与天地不相似矣。此下数句,皆是“与天地相似”之事也。上文“易与天地准”下数句,皆“易与天地准”之事也。“旁行而不流”,言其道旁行而不流于偏也。“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自有大底范围,又自有小底范围。而今且就身上看,一事有一个范围。“通乎昼夜之道而知”,“通”训兼,言兼昼与夜皆知也。僩。
  “与天地相似”是说圣人。第一句泛说。“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是细密底工夫。知便直要周乎万物,无一物之遗;道直要济天下。□。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