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名著 >

朱子语类·卷六十四·中庸三(9)


  “不诚无物。”人心无形影,惟诚时方有这物事。今人做事,若初间有诚意,到半截后意思懒散,谩做将去,便只是前半截有物,后半截无了。若做到九分,这一分无诚意,便是这一分无功。
  问“不诚无物”。曰:“实有此理,便实有此事。且如今日向人说我在东,却走在西;说在这一边,却自在那一边,便都成妄诞了!”干。
  问“不诚无物”。曰:“不诚实,则无此事矣。如不雨言雨,不晴言晴,既无诚实,却似不曾言一般。”铢。
  “诚者,物之终始”,指实理而言;“君子诚之为贵”,指实心而言。僩。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此“自成”字与前面不同。盖怕人只说“自成”,故言“非自成己,乃所以成物”。故成己便以仁言,成物便以知言。盖成己、成物,固无内外之殊,但必先成己,然后能成物,此道之所以当自行也。夔孙。
  问:“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曰:“诚虽所以成己,然在我真实无伪,自能及物。自成己言之,尽己而无一毫之私伪,故曰仁;自成物言之,因物成就而各得其当,故曰知。此正与‘学不厌,知也;教不倦,仁也’相反。然圣贤之言活,当各随其所指而言,则四通八达矣。仁,如‘克己复礼’皆是;知,如应变曲当皆是。”铢。
  问:“成己合言知,而言仁;成物合言仁,而言知,何也?”曰:“‘克己复礼为仁’,岂不是成己?‘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岂不是成物?仁者,体之存;知者,用之发。”焘。
  “成己,仁也”,是体;“成物,知也”,是用。“学不厌,知也”,是体;“教不倦,仁也”,是用。闳祖。
  “学不厌”,所以成己,而成己之道在乎仁。“教不倦”,所以成物,而成物之功由乎知。因看吕氏中庸解“诚者自成”章未辨论,为下此语。方。
  问:“‘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成物如何说知?”曰:“须是知运用,方成得物。”问:“‘时措之宜’,是颜稷闭户缨冠之义否?”曰:“亦有此意。须是仁知具,内外合,然后有个‘时措之宜’。”又云:“如平康无事时,是一般处置;仓卒缓急时,又有一样处置。”德明。
  △第二十六章
  问:“‘至诚无息,不息则久’,果有分别否?”曰:“不息,只如言无息,游杨氏分无息为至诚,不息所以体乎诚,非是。”铢。
  问:“‘久则征’,征,是征验发见于外否?”曰:“除是久,然后有征验。只一日两日工夫,如何有征验!”德明。
  或问:“以存诸中者而言,则悠久在高明、博厚之前;见诸用者而言,则悠久在博厚、高明之后,如何?”曰:“此所以为悠久也。若始初悠久,末梢不悠久,便是不悠久矣。”焘。
  博则能厚。节。
  问“悠久、博厚、高明”。曰:“此是言圣人功业,自‘征则悠远’,至‘博厚、高明、无疆’,皆是功业着见如此。故郑氏云:‘圣人之德,着于四方。’又‘致曲’章‘明则动’,诸说多就性分上理会。惟伊川云:‘“明则动”,是诚能动人也。’”又说:“‘着则明’,如见面盎背是着;若明,则人所共见,如‘令闻广誉施于身’之类。”德明。
  问:“‘至诚无息’一章,自是圣人与天为一处,广大渊微,学者至此不免有望洋之叹。”曰:“亦不须如此,岂可便道自家终不到那田地!只是分别义理令分明,旋做将去。”问:“‘悠远、博厚、高明’,章句中取郑氏说,谓‘圣人之德,着于四方’;岂以圣人之诚自近而远,自微而着,如书称尧‘光被四表,格于上下’者乎?”曰:“亦须看它一个气象,自‘至诚无息,不息则久’,积之自然如此。”德明。
  “至诚无息”一段,郑氏曰:“言至诚之德,着于四方。”是也。诸家多将做进德次第说。只一个“至诚”已该了,岂复更有许多节次,不须说入里面来。古注有不可易处,如“非天子不议礼”一段,郑氏曰:“言作礼乐者,必圣人在天子之位。”甚简当。闳祖。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