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散文随笔 > 情感驿站 >

那年代,我们父母的爱情

  我的父母都是40年代的人,如今父亲已经年过七旬,母亲比父亲大一岁,如果在世,也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了。因为母亲过世的早,53岁,便因为罹患癌症,在经历了多次手术和化疗的折磨后,还是不舍地离开了我们,因此,母亲的容貌便一直定格在53岁那个年青秀美的模样。而父亲,我一点一点见证他的头发从乌黑浓密到花白,他的牙齿从缺少一颗到现在几乎全是假牙,庆幸的是,军人出身的父亲因为常年一直坚持热爱劳动,节制饮食,腰板依然笔直挺拔,身子骨还算硬实。偶尔回家和父亲小聚,如果恰逢继母不在身边时,父亲便会不自觉回忆起母亲和他生活的点点滴滴,和我们谈论,其实他是在追忆,和自己的儿女们共同追忆逝去的爱人。有时候甚至还带着情绪,说到过往时还在不时埋怨母亲当时的不是。我年青的时候,还常常因为父亲的这一举动对父亲心生不满,言语间经常为此冲突不断,最后好端端的聚会不欢而散。原因就是,一方面我是坚决站在母亲的一方维护母亲的利益,即便母亲已经作古,但是,对母亲的感情却浓浓不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觉得母亲已经仙逝,对一个已经故去的亲人还有什么可埋怨的呢?所以觉得父亲这样做,是对母亲极大的不尊重。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一直是近乎严苛地对待母亲的,偶尔还会家暴,我一直觉得父亲不懂得爱母亲。

  但是母亲一直隐忍地生活着,印象中,剩饭从来是母亲吃,父亲碗里永远是最好、最新鲜的饮食,即便是我们这些孩子,也不能动母亲为父亲单独做的炒鸡蛋等小灶的,弟弟偶尔调皮,偷偷趁父亲不注意,到父亲的小灶碗里悄悄夹一口炒鸡蛋,父亲一般不会说什么,只是严肃地看一眼弟弟,继续吃他的饭,倒是母亲,这时必会认为像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似的,马上用筷子打一下我弟弟的筷子,以示警告。我想,此时母亲心里定是认为由于自己管教不严,才会导致弟弟做出这种没有教养的举动吧。小时候,我是从来不敢僭越规矩的,总是退到离规矩线很远的地方守住自己的安全底线,我深知作为女孩子的我,没有任何资格僭越规矩,我必需做到比父母要求的更高,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能确保母亲不会因为我的过失而遭受教导无方的责罚。虽已经不是封建社会,但一直感觉,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一直是等同于封建社会的。所以,一直以为,父亲从没爱过母亲,而母亲,一直小心翼翼地活在家庭的责任和父亲的威压里。

  直到我结婚20年后的一天,回家看望父亲,母亲此时已经去世20年了,继母收拾屋子,要把原来母亲用过的一个梳妆盒扔掉,父亲几乎是从炕上蹦到了柜子边,行动神速让我难以想象,一把夺过梳妆盒,仔细地擦去灰尘,找来了不知什么时候收藏起来的一块黄色绸缎布料,小心地将梳妆盒包起来,说:“这是你母亲结婚时候的嫁妆,得给她留着。”那是一个木制的烤漆的古式梳妆盒,有一块砖头大小,紫红色的漆面,鎏金的把手和扣锁,打开后依然散发着木质的清香。母亲去世后,一直被父亲收藏在一个柜子里,落满了尘土。父亲平时也没有在意过,我们更没有在意过。但是没想到等到真要丢掉了,父亲却显出了如此的珍惜。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父亲的那句话,一句“得给她留着”包含了多少思念,多少牵挂,多少深情!

  尤其是平时少言寡语,甚至被我一直认为对母亲很薄情的父亲,嘴里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一刹那,我的眼里满含了泪水,其实,在父亲心里,母亲一直都在,对母亲的爱,一直都在。只不过,他们不善于表达,或者说,那个年代,有着特殊的表达方式吧,只有他们能懂的表达方式。一直觉得母亲活得很委屈,甚至窝囊,父亲那样不在意她,她依然处处维护父亲,依然不离不弃。现在才明白,也许,父亲对于母亲的爱情,只有他们能懂,只有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才能看透,看清!

  而我们,享受时尚现代的生活的我们,却动辄就离婚出走,弄得妻离子散,我们对于爱情的坚守,又有多少能够如父辈们那般执着和不离不弃,经得起风雨的考验和岁月的洗礼?

   



    作品集亲情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