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散文随笔 > 情感驿站 >

童年记忆(2)

  那一年我六岁,春季的来临总是让我感觉那么迟,经过漫长的寒冬,我淘气的秉性实在是按捺不住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就是我和小伙伴的天下了。我们每天都游逛在荒郊野地和着风吹日晒,已经是一群十足的野孩子了。父母每天的田间劳作已经很辛苦了,根本无暇顾及我们这群吃闲饭的孩子,我们玩的腻了的时候,也会学着哥哥姐姐的样子希望分担一点家务,更希望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

  在农村每年的春季都有吃婆婆丁的习惯,其实,根本称不上习惯,父母说,在更早一些的年月里,每家的粮食都不够吃一年的,做家长的就得把粮食分配好,争取能够吃到新的粮食收获的时候,才不至于一家老小饿肚子,那么平时就得添加一些野菜之类的吃食,好节约一些粮食。这样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现在生活好了,每家的粮食都够足够了,可是吃野菜的习惯也就这样一直沿袭下来了,野菜也成了大家非常喜爱的绿色食品了。

  在野菜刚刚萌芽的季节, 天气晴朗的时候,我就会和伙伴们相约去挖野菜,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很大的柳条筐,再放上一把小刀就出发了,村子周围都是我们的游乐场,环境熟悉的半夜都可以找到家。自然哪里野菜最多是瞒不过我们的眼睛的,我们不一会就会挖一筐,那么小的年纪背着一筐野菜走路是很辛苦的,我们走走停停,还那么贪玩,完全没有时间的概念,多数时候都是天色黑了才能走进村子,偶尔也会因为回来的太晚受到家长的责骂,有时候家长太忙太累,家里兄弟姐妹一大群,也就没有太注意这些细小的事情,现在想想是父母的宽容和放纵才成就了我们自由的童年生活。

  清晰的记得有一次去村子西面的野地里挖菜,不一会篮子就满了,我们有说有笑的就朝着家的方向走,附近 有一条小溪流,我们淘气的就绕路去溪流边看看,到了溪水边,我们都愣住了,一群群黑色的泥鳅在靠岸边的水和泥里钻来钻去。我们竟然没有人认得那是一种鱼,吓得躲到了很远,仔细的观察,我们一年也难得见到新奇的事物,大家都很兴奋。后来一个大我们一些的姐姐告诉我们是泥鳅鱼,可以吃的,很好吃。说起吃,大家来了兴致,纷纷出手想捉到泥鳅。我们尝试着用手去捉,在泥和水的搅拌下,捉个泥鳅简直太难了。我们尝试好多方法都没有成功。后来我提议,大家把衣服脱下来,把篮子里的菜用衣服包好,放到岸上,用这个空篮子去捉鱼。现在想想都好开心啊 ,那场面可谓壮观。接下来问题出现了,怎么把泥鳅鱼捉进篮子。大家看着一群群的鱼,急得直跳脚。我们先把两只手合并,把泥鳅鱼圈住,可是泥鳅拼命的挣扎,身体太光滑,每次都巧妙地逃走了。失败了好多次。弄的大家都要放弃捉鱼的念头了。后来我想起我们经常玩的摔泥泡的游戏了,每人拿一坨黄泥巴,摔哪里就牢牢地粘在了哪里,因为我们这里特有的黄泥巴具有一定的粘性,我们村子里,盖房子,做院墙都是用黄泥巴完成的。真是太好了,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先去岸边找了一块黄泥巴,用少许的水和一下,在粘性最好的时候,开始了我的实验,我先瞄准泥鳅的身体,准确的摔过去,这个方法真是好用啊,泥鳅挣扎了几下就被黄泥巴裹得严严实实的,然后再用手把裹着泥鳅的黄泥巴放进篮子里,再把泥鳅挤出去,泥巴可以继续利用,鱼也就跑不掉了。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了大家,我们就一起捉泥鳅了。大家忙的不亦乐乎,如果谁捉到大的泥鳅鱼还会兴奋的叫起来。我们就这样和泥鳅玩了整整一个下午,大家都不记得时间,也没有饥饿的感觉。天色也在我们的忙碌中渐渐的暗了下来。

  记得后来是因为父母们下地回来该吃晚饭了,却发现我们还没有回来,就让我们的哥哥姐姐四处寻找。是我哥哥先找到我们的,现在哥哥也会提起我们当年捉泥鳅的惨相,说我们几个比泥鳅还黑呢,摔了一个下午的泥巴,连衣服都去包野菜了,身上和脸上都是泥巴。哥哥帮我背着菜,我拿着筐,还有我心爱的泥鳅鱼。怯怯地跟在哥哥的后面回家去了。心想自己弄成这个样子,还这么晚才回家,非打即骂,肯定是在劫难逃了。

  回家后向父亲说明情况,没想到父亲不但没有责备我,还表扬了我,说我很聪明,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捉了那么多泥鳅鱼,父亲更开心了。我也立刻变得神气起来了,现在还依稀记得,那一次,我整晚都在和家人喋喋不休的讲述我捉鱼的全过程。

  三十多年过去了,想起童年的点滴趣事,当年的淘气今天竟然没有一丝的后悔。想起来满满的都是温馨和感动,感动有那么多美好的故事,那么多可以见证和包容我成长的哥哥姐姐及长辈们,是他们给了我一个色彩斑斓、异常生动的童年生活。



作品集亲情文章 关于童年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