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丰碑(2)
2022-11-14 网友提供 作者:又见炊烟 点击:次
父亲一生辛勤劳作,从不叫苦叫累。父亲年轻时,就跟着爷爷到大户人家放牛、车水、打短工。解放前,老家是洞庭湖区一个典型的“渍水桶”,年年有车不完的渍水,在连月车水的乡民中,少不了父亲的身影。父亲曾亲口告诉我,有一年的夏天,他还只有十多岁,为了赶季节,他晚上披星带月,克服虫叮蚊咬的困难,一人将一丘稻田中的禾蔸和稻草,全部踩入田泥中,等到干完这一农活时,他已经累得趴在田埂上久久不能动弹。 父亲一生生活清苦,农民本色从未舍弃。我家近世几代人均以种田为业,家境贫寒,生活清苦。大集体时代,家里人口多,劳力少,常常靠借贷度日。八十年代“包产到户”后,家境有所好转,父亲最为奢侈的就是爱喝一杯自酿的谷酒。 父亲平等待人,乐于助人,与乡邻关系融洽。平时家中有乡邻串门,父亲均是笑脸相迎,烟酒招待。若遇有求之请,则是慷慨相助。2013年初,邻组两位村民找到父亲,请他出面和先德打招唿,他们那组新修了水泥公路,资金还有缺口,希望能够帮忙解决一部份。父亲满口应承,并当场和我打了电话。年底,我硬是想办法找有关单位给解决资金两千元,了却父亲乐于助人的心愿。 父亲没进过学堂门,却一向重视儿女们的读书之事,他深知没有文化知识的苦楚,经常鼓励我们要好好读书,要光宗耀祖,要争取做一个对社会、对张家有贡献的人!我们兄妹在父亲的教导下,都念到了初中或高中毕业,先德还考上了大学。步入晚年,父亲还十分关注家谱的事。曾两次亲自到湘阴县临资口镇寻祖寻谱。1995年以来,先德凭个人之力,默默坚持19载,最终寻谱成功。2014年,先德以舍我其谁之气概,独负修辑之责,终于成功主修了《牌口张氏族谱》!遗憾的是,父亲没能看到家谱的正式发谱。 父亲的身体一向硬朗,种地干活曾是一把好手。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高,身体素质慢慢的出现了问题。父亲晚年两次生病住院,都是我尽心陪护。第一次是2009年7月,酷暑高温,父亲因急性胆囊炎、消化性胃溃疡在乡卫生院住院打吊针,经过6天的治疗,父亲的病情明显好转,胸口也不疼了。三天之后,我再接父亲到益阳市中心医院检查:彩超、心电图、血常规,结果正常。第二次是2013年7月,也是酷热的夏天,父亲因冠心病、高血压和胃炎,又在乡卫生院住了4天。经过治疗,情况又明显好转。 我是家中独子,父母生病、家中有事,均归我负责。这是我的职责,也是乡下的习惯作法,我无怨无悔。三个妹妹,也尽心尽力给予协助,也算是尽了孝心。常言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父亲生病,均得到了我们兄妹的悉心照料,这是我们对父亲养育之恩的回报,是我们对传统美德和感恩情怀的传承,同时也是对父亲的一种莫大慰藉!父亲两次生病,均与胃有关。最终父亲也是因为胃疾而弃世的。 2014年1月29日,为农历马年(2014年)春节前一天。在老家,我根据事前约定,主持召开了一个牌口乡贵文裔张氏家谱编纂筹备会议。会上,父亲谈笑自如,还忙着给到会的族人倒酒敬烟。但是,春节后,父亲即发病了:东西吃得少,有时好几天也不进食,偶尔还有呕吐。 3月16日,我岳父病逝。安葬岳父后,父亲病情加重。我即刻赶回老家,陪父亲诊所打针2天。我因工作关系回单位后,大妹四清继续陪父打针,但是病情无起色。26日,我打听到市老科协银杏门诊部有一位胃病专家、老中医钟教授,即上门求诊,并为父亲开了一周的中药,煎好后捎回老家。之后,连续四次为父亲捎药。经过钟教授4周共两个疗程的中药调治,父亲病情有所稳定。4月18日,母亲78岁生日,我在和平饭店要了一桌酒席招待亲友。当天下午,我们还开车和父亲一起到村委会看花鼓戏。父亲病情好了不少。曾自嘲的说:死不了! 然而,这只是父亲病情反复、首次出现的短暂好转。5月7日,三妹小红来电,父亲还是呕吐。8日,我再赶回家中,租车接父亲到益阳市中心医院检查。因父亲年过七旬,医院不敢插管胃镜,但可彩超。检查结果十分的不妙:胃下部十二指肠处大溃疡,怀疑是胃癌,建议住院并做进一步的确诊。万般无奈之下,我没能采纳医生的建议,自行到钟教授处开了针剂和中药,送父亲回家了。次日,二妹新明接父到她家打针服药。治疗后,病情又有好转。之后,为了增加治疗效果,我到市中心医院购买7支进口治疗胃溃疡的特效药:针剂“奥美拉唑注射液”,为父亲治病,并送父亲到大妹家打针、煎服中药。但是,进口药也没有多大效果了。父亲仍然吃不了东西,进食就呕吐,且很不舒服。6月2日,端午节,大妹接妈妈一起过节。中餐后,父亲坚决要求和母亲一起回老家,他害怕自己死在女儿家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