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墙:本土电影的获救之道,身在何处?
2022-11-04 网友提供 作者:雪梅阿姨? 点击:次
——《老墙》 捉襟见肘的情怀展示 上一次在影像中瞥见那个年代的城墙即景,还是在许巍《故乡》的MV中,那时的青年人奔跑在清冷的冬日街道,茫然的看着如期而至的千禧浪潮,歌唱与故乡若即若离的距离感,令人动容。回首再看《老墙》,不禁会问:本土电影的获救之道,身在何处?
『失望』 私人层面,我是异乡的零零后,八九十年代的城墙情怀与我本是全然错位的,故我更需要在影片中见到的,是一如上述MV中不需要观众自我填充经验与情绪的老墙故事。我期待导演对自己的处女作至少有清晰的认知与把控,有对于影片表达本身的一种青涩的执拗,但我的期许落了空。 专业层面,新人导演的功力实在捉襟见肘,目之所及尽是导演的慌乱与迷茫:薄弱的剧作功底、不知所云的多线叙事以及为了引出“情怀”而刻意安排的生硬情节。导演的把控全然失灵,在私人情怀和投资方及其他机构的裹挟中所呈现出的可悲的撕裂感由片外穿透至影片内。总而言之,灵气与匠气皆失。原谅我无法出于“本土”的字眼昧着良心给出好评,一味虚伪的赞扬,只会成为刺死早已式微的本土电影的利刃。 『误解』 影片讲述了三个故事,可大致概括为“老头”、“女娃”和“皮影”。其中除“老头”外的两个段落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崩坏,在此碍于篇幅限制,仅讨论导演功力的薄弱为观众情绪导向的误解。 “皮影”部分,加拿大外教在出场的瞬间就已暗示其唯一能够走向的结果。伴随着外来者对于影片气质的强烈侵略性,编剧毫不掩饰其目的,迅速向观众甩出无可奈何的俗套契约,接着就放弃了内容的把控,任由其自由落体,故事就自然流露出“累了,开摆”的诡异状态。导演放弃了这条线,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凭借此故事引起观众好感的机会。由此,一个俗套的,笨拙的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 人物的塑造上,刻意表现外教虚心求学的段落实则因脱离了正常思考的逻辑而变得虚伪,对人物塑造起了反作用。加之,虽清楚是导演表现“文化差异”的笨拙手段,但看到外教两次闯入王双宝饰演的皮影手艺人家中,对角色的厌恶由内而外达成串联,升至顶峰。此条线索早已全然失去了其所应承担的价值。 相较于另外两个故事,“皮影”的部分显然不来自导演个人,如此面临妥协的情形在当今实则并不少见。但如此潦草完成任务的态度,我闻所未闻,这是对观众,对出品方,对导演自己的不尊重。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女娃”段落中,不知所措的编剧在剧作缺少了一层铺垫的前提下,生硬地挤出矛盾。于是寄托着导演个人经历的女娃反而在本就狭窄的叙事空间内给观众带来一种“被母亲惯坏”的错觉,同样也为角色的塑造起了反作用。 简而言之,在拍摄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她并不知道自己在拍什么。 『矛盾』 前文有所提及,三则故事中对于矛盾的处理也各有不同。 “老头”一段的剧作定是经过雕琢的。编剧在写作时发现“气儿顺不下去”时,用了专业内最简单的方式:加人。加入出狱的儿子的视点,将这一番剧作翻了上去。段落中的矛盾的源头即是儿子出场后镜头反复暗示的争风吃醋。而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导演证明了自己的部分能力,即她可以牵着多数观众的鼻子走,引观众进入剧作反转前的圈套,最后顺着反转的力道做下去:“看似闷头吃醋的大哥在那个雨夜竟去为憨儿买了退烧药”。一些视听的设计甚至具备了令人惊喜的气质,比方“兄弟俩”刷牙的场面。虽然整体的处理仍然有一定瑕疵,但小小的反转兜住了矛盾的底,顺滑地引出了团圆的结局,这里的处理是值得肯定的。 个人认为,就“老头”的故事而言,将“自闭儿童”的主旨深挖,通过观察与积累优化剧作细部的呈现,将首尾内容补充完整,配合上李宝安精湛抓人的表演,单独拿出来拍摄成公益广告短片或许可以成为更优解。另外,导演在此段落展示的能力也为我前文的气愤给出了解释,她一定是能够将“皮影”段落做得像样的,可她并没有。 相较于前者,“女娃”一段中矛盾的处理则逊色不少。编剧在本身就乏善可陈的故事内硬生生捏造出一个不能被称为矛盾的矛盾:给爷爷奶奶打电话。化解矛盾的方式也同样没有底气:让孩子闹脾气,莫名其妙地走丢,父母在大雨中寻找,在城墙根强行找到。导演囿于固执地想呈现儿时记忆,难以跳出自己凭借亲身经历搭建出的狭窄的叙事空间,将退路通通封死,剧作的出口自然无法通畅。意识到剧作被限制的导演在犹疑之间失去了把控的信心,选择了最差强人意的处理方式。 而“皮影”一段作为“上价值”的一条线则更捉襟见肘。编剧将“文化差异”作为矛盾的缘起,但影片在细部的失真无法勾连出“文化差异”的底色。化解矛盾的方式也更令人失望,慌不择路的编剧竟然选择了不化解,而让矛盾凭空消失,为剧作交上一张白卷,难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