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观影笔记:《沉默之墙》的叙事策略与影片背景

  《沉默之墙》是丽塔·斯坦蒂克的唯一一部自编自导(参与编剧的还有Graciela Maglie)的作品。在导演的身份之外,丽塔在阿根廷更是家喻户晓的“金牌”制片人:自七十年代起,除却与路易莎·本伯格多次硕果累累的合作(如《无丈妻身》《卡米拉》和《玛丽小姐》等等),丽塔更是凭借自身在电影业的多年经验,扶持了九十年代一批重要的青年导演进行独立电影的制作,包括卢奎西亚·马特尔(《沼泽》《圣女》)、阿德里安·卡泰诺(《玻利维亚》《红熊》)、巴勃罗·特拉佩罗(《半天吊》)以及迭戈·勒曼(《突如其来的夏天》)等。可以说,没有丽塔,就没有阿根廷新电影于众多国际电影节中所取得的瞩目成就。

Un muro de silencio

  而鲜有人知的是,《沉默之墙》也携带着丽塔浓厚的传记色彩:她同为电影制作人的丈夫巴勃罗·斯尔(Pablo Szir)在七十年代选择投入武装斗争,因遭遇迫害而永久失踪。影片中的诸多场景(如接电话、酒吧约见)都来自于丽塔的亲身经历。可以说,影片中Silvia最终拾起的直面创伤的勇气,也正是丽塔自己的信念与允诺。

  1. 叙事策略

  《沉默之墙》(Un muro de silencio,1993)的故事发生于1990年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英国女导演Kate来到阿根廷进行电影的拍摄,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年轻妻子Ana的故事,在独裁期间,她的丈夫——一名庇隆主义激进分子——在被军政府俘虏后最终音讯全无;Ana不得不独自抚养六岁的女儿Inés,并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Kate的电影来自于刚刚结束流亡的左翼知识分子Bruno Tealdi教授所编纂的剧本,二人常常在一起探讨电影的创作走向;在这一过程中,Kate常常对自己的故事感到不安,她一边拍摄,一边搜集着该时期的历史资料。有趣的是,Tealdi的故事却是取材于自己多年前的好友Silvia的亲身经历:在丈夫Juan失踪后,Silvia独自抚养女儿Marina长大。此时的她已然是一名社会学家和大学教师,不久前刚刚与新的男友Ernesto生活在了一起,漂亮的女儿Marina也已经十几岁了。在偶然得知了自己的过去在从未获得同意的情况下已被好友“偷窃”、拍摄,Silvia怒不可遏。过去的伤疤被揭开,她不得不从精心装点的新生活中再次抽离,在矛盾、痛苦之中忆起了过去的种种画面。

  我们可以发现,《沉默之墙》为观众在“现实”与“虚构”两个维度之下搭建了三个平行的叙事空间:在“现实”层面,是Kate的电影制作与Silvia彼时的现实生活;在“虚构”层面,则是Ana的经历——由Kate所拍摄的以Silvia为原型、作为历史再现的元电影影像。故事基于三个女人的视点展开:作为局外人的证词采访者(Kate)、作为保有一定距离的历史作证者(Silvia),以及失去了家人、处于“历史当下”的受害者/见证人(Ana)。除此之外,我们不妨认为电影中还加入了第四层叙事空间:在进行资料整理时,作为英国人的导演Kate查证了展现独裁记忆(如蒙托内罗激进分子冲突和“五月母亲”游行)的纪录片段——其中,影片邀请观众共享了作为他者的Kate的眼睛,对纪录影像进行了直接观看。可以说,这些纪实影像在多层镜像与互为叠印的身体符号之中,向观众展现了去神秘、去想象化的历史真实,打破了封闭的古典叙事之“墙”。

  2. 影片背景

  在始于1983年年底的劳尔·阿方辛(Raúl Alfonsín)政府的民主重组期间,众多虚构作品以多样的手法描绘了那些极端暴力的社会经历。在后独裁统治最初几年,失踪、酷刑、流放、权力的腐败都是电影中常见的组成部分。对八十年代的电影来说,多种表现的变体也应运而生:一方面,情绪现实主义的观点占了上风,即通过戏剧性的想象再现历史事件。这一方式得到了好莱坞的认可,将奥斯卡外语片奖授予了《官方历史》(路易斯·普恩佐,1984),并把提名颁给了《卡米拉》(玛丽亚·路易莎·本贝格,1984);类似的作品还有《铅笔之夜》(赫克托·艾利威尔,1986)。在九十年代,纪录片的形式、第一人称的视角日益流行,成为了阿根廷电影最主要的制作类别之一(如《胡安,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卡洛斯·埃切维里亚,1987)。

  与上述作品不同,《沉默之墙》是“自反性的变体”(Reflexiva variente)的开创之作,向这一类别的影片发出挑战。这一定义具有双重意义:其倾向于将电影语言的元素(叙述者、编剧、技术团队)融入到表现中,将观众的评判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仅仅使电影受制于事件叙述或情感认同。



作品集Un muro de silencio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