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短篇小说 > 原创故事 >

经典传递

  古人通过题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游山玩水高兴了,半山腰题个字;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往墙上题个字;到酒楼吃饭吃得舒心,给店家题个字——这大约和现在的朋友圈发帖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就来说说,古人题字的趣闻轶事。

康熙题匾

私塾先生题画

  有个财主家的私塾先生,年终返家前,给这财主画了四幅画,但没题字就匆匆走了。第二年,那先生说什么不肯再来,财主只好又请了一位先生。这先生刚到,财主就让他在那四幅画上题字,弥补一下画上的空缺。

  先生满口答应,他走进书房,把四幅画展开。只见第一幅画着两个小板凳,板凳上放着萝卜白菜。他心中暗想:凳凳、萝卜、白菜,连起来不就是“顿顿萝卜白菜”?于是提笔在第一幅画上题写了“顿顿蔬菜”。第二幅画是两只叫驴打架,背景是稀疏瘦竹。先生推敲道:画的是“驴斗、稀竹”,这意思也很明白!于是在第二幅画上题写了“绿豆稀粥”四个字。再看第三幅,画的是屋檐梁上有只花猫,虎视眈眈地伏在燕巢旁,一只小燕在屋檐前盘旋,不敢飞进窝去。先生恍然大悟,在第三幅画上题写了“咽(燕)不进去”几个字。

  给三幅画题了字,先生对原来那位作画的用意已明白八九分。他再斟酌第四幅,画的是几株枝叶茂盛的桃树,别无他物。他提笔写道:“正好是《诗经》上的句子,‘桃之夭夭’。”然后掷笔而去。

  这财主目不识丁,不解题字的意思,反而高兴地把四幅画挂在客厅里,却不料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先生愿到他家教书了。

康熙题匾

  康熙下江南,来到了杭州。这天,康熙到灵隐寺,见灵隐有高高的山峰,清清的泉水,真是一个好地方。他心里一高兴,就吩咐在寺内设下酒席。

  宴席上,老和尚早听说康熙喜欢吟诗题字,便壮壮胆子,走到康熙面前跪下磕头:“皇上,请您为咱们山寺题块匾额,也让我们风光风光!”

  老和尚这一求,正好搔着康熙的痒处。他点点头,抓起笔刷刷几下,就写了个“雨”字头(灵繁体为“灵”)。这时,康熙已经喝醉了,落笔又快了些,这“雨”字竟占了大半张纸,“雨”下面还有三个“口”和一个“巫”呢!现在只剩下这小半张纸的地方,怎样也摆不下了。重新写一张吧,那多么丢脸呀!康熙皇帝抓着笔,一点办法也没有。围在旁边的官儿里,有个大学士名叫高江村,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在自己手掌心写了“云林”(繁体为云林)两个字,再装作磨墨,挨近康熙皇帝身边,偷偷地摊开手掌。康熙皇帝一看,呀,这两个字真是救命王菩萨,不觉酒醒了一半,立刻写下“云林禅寺”四个大字。写完,把手一扬,将毛笔抛出老远。

  康熙皇帝知道自己写错了,为了给自己下个台阶,他回过头来,问官儿们:“这地方天上有云,地下有林,你们说,把它叫做‘云林禅寺’对不对?”

  “对呀对呀,皇上圣明!”官儿们七嘴八舌地奉承道。

  从此以后,灵隐寺就挂着名不副实的“云林禅寺”的匾额,一直到了今天。

庙门题诗

  有三个读书人,在一座寺庙里看到四大天王神像,一时高兴,一人一句作起诗来。第一个说:“四大天王四尊神。”第二个说:“手举金鞭镇山门。”第三个说:“头颅就有斗恁大。”再往下,谁也接不上了。庙门口正好有个拾粪老农,他们让老农给凑一句。老农说:“我一个老大粗,哪会作诗?只能硬凑了——屙泡大粪百十斤。”三个读书人听了大笑一番,把这首诗题在庙门口,走了。

  寺庙旁有个学堂。有四个小学生上学经过这里,见庙旁柏树下有个卖凉粉的,就每人凑一文钱,买了一碗,准备四个人分着吃。四个学生正要吃,一看先生过来了,都躲进庙里去了。先生走过来,见有碗凉粉做好了没人吃,就问:“给谁调的?”卖凉粉的说:“给学生娃娃调的,他们见你来了,都躲进庙里去了。要不你先把它吃了吧。”先生也不客气,端起来就吃,吃完走了。

  学生们眼见先生把他们买的凉粉吃了,心里很气。先生一走,他们就走出庙门,把这事写成四字诗,就写在刚才那首诗的下边。

  放学了,先生又从庙门口经过,发现山门上有两首诗,他连起来一念,吹胡子瞪眼,差点没背过气去。诗是这样写的:

  “四大天王四尊神,学生四人;手举金鞭镇山门,凑钱四文;头颅就有斗恁大,调碗凉粉;屙泡大粪百十斤,先生独吞。”

迟关店门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