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之旅
2022-09-17 网友提供 作者:静静地待会儿 点击:次
暑假,炎热的七月,与家人一起去了一趟山东。旅程是这样安排的,先坐火车到大连,再坐轮船去烟台,然后坐客车去莱州,最后,由大姨家二哥开出租车接我们去西邮镇,龙泉村。 西邮镇,龙泉村,从我儿时就已烂熟于心的地址,到今天踩在它的土地上,已经整整走了三十年了。 儿时,我总在姥爷屋里的小书柜中看到过一叠叠来自山东的信,信封多数是白色的,样式却不尽相同。每封信的中央都写着非常好看的行书:“父亲大人亲启”的字样。这些信都被姥爷和姥姥珍藏着,我那时并不知道这些信件对老人来说,是一种家乡的气息,思乡的情怀。 尽管姥爷不是余光中,写不出乡愁这样感人的诗,但是我从他的眼睛里,总能读出那归乡的渴望。八十多岁的姥爷,十四岁时与兄弟们出来闯关东。最远到过海参崴,做过账房先生,也下过井,背过煤,吃了不少苦,直到去世时,他的背是弯的,像个问号。 姥爷八十六岁寿终正寝的,没遭什么罪,但是他确实带着满心的遗憾走的。他曾在八十岁时提出过要回山东老家看看,他还有个大女儿留在山东,而大女婿居然与他从未见过面。很可惜,由于他年岁太高,家里太穷,我的父母要工作和照顾幼小的我们而没有成行。造成了终身无以弥补的遗憾。而几年以后姥姥去世时,也有一个眼睛没有闭上,那一定是对山东老家的惦念和对女儿一家的惦记。 而这也是促成我山东之行的原因,去看一看我那27年未见得大姨,去看一看姥爷姥姥弥留之际仍惦记的老家。 从大连坐船到烟台要六个小时左右,儿子从未见过这么大一艘渡轮,我们都很兴奋,加班上空海鸥盘旋,客轮在渤海中心划出四五十米左右的航道,渐行渐远,离我心中向往已久之地却越来越近。到了烟台却上了一个小小的当,五分钟的路程却被出租车司机宰了三十元。我们正后悔没有同司机再多砍砍价的时候,却发现我们花“大价钱”打的车正好准时把我们送上了去莱州的客车,要是再晚两分钟,恐怕就要多等两个小时了。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人生就是这样,关闭了一扇门的同时却开了一扇窗给你,所以尽可能的保持平和的心态。 到莱州后,是永斌二哥接的我们。莱州给人的印象干净、繁华。听母亲说早在七八十年代莱州就是国家级卫生城市了。二哥开着车进了一条土道的小村庄,告诉我这就是“后邓村”,并在一处房子前停了下来,说:“这个房子的后面就是当年的姥爷姥姥家。”人的感情是多么的奇妙啊,眼前这个陌生的小平房竟能让我泪眼婆娑,心生感慨。想象着,姥姥就是一路坐着花轿来到了这里,她是怎样每天迈着三寸小脚来到小河边跳水的?她是怎样在这里伺候公婆,养育孩子,照顾一大家人的?时间仿佛在瞬间静止,随着我的思绪飘回了百年之前。 二哥发动了车子,将我们带到了大姨家。一扇大黑门,高高的门槛,小院里,一位坐在“马扎儿”上摇着蒲扇的老人,旁边趴着一条看上去老实胆小的小黑狗。 “大姨!”我快步走上前去抱住了老人家,大姨爽快的笑着,说着我听不懂却感觉很亲切的山东话。 上一次见面我才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大姨还是满头黑发,腰板笔直,而今天我面前的这位八十五岁的老人已是满头银丝,步履蹒跚了。哥哥嫂子,姐姐姐夫们都很热情,虽然这不是吃海鲜的季节,但他们仍从集市上淘来了虾爬子,小蟹子,各种贝类等,吃的我们大快朵颐。 大姨一家都是苦日子熬出来的,六个儿女都是老两口做猪头肉,卖猪头肉养大成人的。每天凌晨三点起床,拔猪毛,烀猪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声声叫卖中,孩子们都结婚成家了,大姨夫也积劳成疾,不治而终了。姥爷一生没有见过大女婿,我也终生无缘见大姨夫,这是我们一生的遗憾。 大姨始终不改艰苦朴素的作风,餐桌上,抢着吃几天前的饽饽,破烂不堪的抹布也舍不得扔,及其节约用水,嘴里总是不停的念叨:“东西别糟践了(别浪费)。 时至今日我才明白,多年前,大姨来我家看望姥姥,拎来的大花生,成袋的墨斗鱼、鱿鱼,都是从口中省出来孝顺母亲的。我的哥哥姐姐们也都十分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二嫂继承了大姨夫的手艺,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做猪头肉,早上八点推车出去叫卖,晚上八点回家睡觉。 日复一日从没休息过。大姐大姐夫已年过六十,还在种着十五亩地,早上四点中去地里浇水,晚上六点还没回来吃饭。我对他们说,这样的生活太累了。他们只是笑着说:”习惯了“,一句对生活的怨言也没有。简单的活着,乐观的心态,让他们的身体疲惫,面庞却年轻。 我喜欢山东人,直爽却不粗俗,勤俭却不吝啬,热情好客绝不虚情假意。虽然我从小生活在东北,但我知道我的身体里也流淌着祖辈的血,而祖辈都是朴实善良的山东人。 短短的几天行程即将结束,车子缓缓地发动,车窗外,大姨被嫂子搀扶了出来。说好了,不让老人送,怕伤感,怕流泪,因为谁都明白,这一别也许就是一生,这一别也许就是永恒,这一别也许再也不会相见了。我知道,大姨脸上那两行纵横的老泪,将会随着我漂洋过海,直达记忆的最深处。 车渐行渐远,别了!老屋、老树、老人,还有那条陪伴老人,走过寂寞岁月的老狗! 作者:静静地待会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