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择VS现实——亲情关系随想之一
2022-07-28 网友提供 作者:老庄友华 点击:次
前几天意外收到儿子发来的一份邮件,是加拿大华人徐小平的一篇短文:《我的儿子想当厨师》。我家儿子这份少有的郑重其事,用意很明显,就是要引导他爹学习作者好榜样,做一个“尊重孩子的选择”的好父亲。
我于是认真学习文章,反思自身问题,有意从善如流、痛改前非。却又感觉到:愿望与现实、理性与情感、新观念与旧伦理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纠结,作为一个父亲,还真不那么容易说得清、做得好。
一
徐先生的文章,讲述他对儿子想学厨师,从开始本能排斥,到后来理性反思:“为什么我对儿子自然流露的一种显然不是不良习性的兴趣喜好,表示了这么大的反感?”
作者进而意识到:“好奇心,好学心,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性,只要不是恶习,就应该鼓励”。而且,“亲子交流方式和交流内容,关系到教育者如何尊重孩子自我,鼓励孩子寻找自我……为孩子找到人生发展方向和生活方式的头等大事”。最终,这位父亲幡然醒悟,决定尊重儿子的选择。
这篇文章文笔清新细腻,也充满了人性理性,是值得赞赏的。为人父母,自当竭尽所能,让孩子在生活中幸福快乐、健康茁壮,将来最好还能事业有成!
只是,我们都生活在现实的屋檐下,个人选择不能没有先后顺序。在一个充满竞争、缺少福利保障的环境里,芸芸众生理当优先考虑如何生存,并力求过得好一点。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一个人只有先满足了温饱等生理需求,然后才能有更高层次的需求。需求的最高层次,才是实现自我价值。
我也曾心生诧异,这需求论疑似存在着重大瑕疵。而今社会底层,分明有众多的勇士,天天都在胸怀全球,为庙堂而劳神忧心……马斯洛假如回到现在,不知能不能看得懂,要不要重新琢磨他的需求层次?
古人已然明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西方社会早有共识:只有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一个人先要衣食无忧,才能自由而体面的生活。如果还处于社会底层,要为稻粱谋辛劳,奢谈个人喜好又有什么意义?
为了生活,自我愿意怎么做,与实际能够怎么做,就是很难兼顾的两回事,也由不得“我喜欢”,现实生活往往正是不由自主。
二
国内的教育自,似乎遭受了不少诟病。
现在,“应试教育”的升学体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再加上“虎妈式”的家庭教育,已交织成了一种强大的“场能”。这个系统可能正在压抑孩子们的天性和童真,扭曲孩子们的心灵和价值观,让他们变成一个个无须思想创造、只要死记硬背的机器人。
德国立法禁止学前教育,西方普遍反对过度教育,不会没有道理。
当然,教育铛局应当自有坚持现行自的种种理由。教育体系,有可能涉及到值政档“培养节班仁”的百年大计。高考制度,也可能正是社会抵层的学子们,能够走向理想前程、实现街层流动、相对公平甚至也是唯一的通道,而且至今并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
但是不管什么原因,也由不得谁喜不喜欢,现实的制度规则,你不能改变或抗拒,就只能接受和服从。
家长如果不想让孩子太遭罪,顶多自己不当“虎妈”。我们不仅触动不了家门外的环境,就是在家里面,也只能服从大环境。比如不得不督促孩子完成那些“该死的”作业。
我家念初中的闺女,就强烈要求不参加周末与假期的补习班。我明知这类补习荒唐可恶,却也不敢“尊重孩子的选择”。还要一本正经的和她讨论:如果考不上好的高中大学,你在人生起跑线上是不是就掉队了?
三
传统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实际上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罐输,并没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创新。老师是道德与知识的双重权威,天地君亲师,强调的是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这种教育方式,会将学生塑造成顺从、听话而“懂事”的乖孩子。很多家长,至今还是习惯于要求孩子“听话”。勉励孩子“听话呀!”责怪孩子“就是不听话!”这种教育导向,所禁锢的恰恰是人类最为珍贵的好奇心、想象力、自由创造的能力。其结果,必将让孩子们失去个性化,害怕展现自我,缺乏思辨能力和创造性。
其实,孩子听话到了极点,也就成了教育者自身的复制品。应该没有哪位家长,会希望儿女们重复自己的生活。不用说众多生活困顿、眼巴巴望子成龙的升斗小民,就是志满意得的柜富商,又何尝不希望子女们超越自己?
西方教育更重视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怎样生活才不悖逆天性,而不是只管一味的罐输知识。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尊重孩子的意见感受、性格喜好,发掘他们在智力体能各方面的特点特长。这种重视交流互动,营造宽松氛围,以尊重、鼓励、引导为主的教育方式,应当更人性化、也更具科学性。
很多人都发现,与国内的孩子相比,西方的孩子笑容更灿烂自然,表现更阳光自信。中国的孩子考试很厉害,但并没有出现比西方更多更好的科技、艺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明显的低于西方。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令我们不得不反思现行的教育体制,以及传统的、家庭的教育观念及方式。
当然,无论东方西方,家庭教育都还是十分重要的。父母相对于未成年子女,具有文化知识、社会阅历等多种优势,又有亲情伦理、法定监护人的双重职责。不仅要负担让孩子健康、幸福成长的养育义务,更要承担对孩子引导、纠错等教育的责任。
从家长的角度,子女如果出错,重点应该不在于错大错小,而是这错误将带给孩子怎样的长远影响。如果属于过失,错误大些也可以不深究,只要告之今后如何避免。如果事关孩子的性格习性、人品德行,就要“不因恶小而‘纵’之”,必须及时说不、坚决制止。
在现实条件下,多数家庭并不能自主选择儿女接受何种教育。但作为父母,还是应当明白,怎样的教育对孩子是更有益的,这才不至于拎不清教育引导的方向。
四
假如每个人都能按自己的性情爱好,自游的选择职业、发展事业,当然更合乎天理人性。这并且也关系到一个人的至由与幸福、创造性与生命活力。
可惜,“每个人的自游发展”,只是马客思对他理想社会的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大约实在太远。
在那个并不遥远、高举鸿旗的年代,人们被要求:“革命青年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而且,在政赴掌控一切资源的自性环境里,人们除了“一切听从党安排”,实在也别无任何其它选择。
这类荒唐孔怖,虽然已成为过去。执镇者也开始倡导“以人为本”,不再要求民众做没有情感意志的“砖”和“螺丝钉”。但芸芸众生,仍然普遍缺乏选择的权利。除了大量存在的“拼爹”,或者个别非凡的“天才”,多数人还是只能无可奈何的被选择。
据说,有煤炭工人,因待遇远低于电厂职工愤而质疑:能不能待遇不变,我们去发电,他们来挖煤?其实电厂职工照样可以质疑电信业、金融界。国企员工又可以去质疑关员体系……
显然,社会现实从来都不会迁就“我愿意”。高观巨贾、别墅游艇之类,许多人求之不得,就不是愿不愿意、而只是能不能够的问题。不少人挺当回事的学历专业、技能特长等等,其实与“木匠手艺”也差不太多,多数都只能按谋生需求,来决定如何放置。普通人莫说没有选择生存环境、工作职业的自由,就算撞大运中头奖,有了自主选择的机会,出于生计,恐怕也只能奔往更实惠而体面的方位。
所谓“男怕入错行”,不止是传统的警言,更是现实的逻辑。观本味的自度安排及其思想观念,真真是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人们对于全贵利亦集团普遍感受复杂:羡慕嫉妒恨!
五
徐先生在文章中呼吁,“孩子喜欢什么,就应该鼓励他发展什么”。并且将阻碍孩子天性的职业歧视,斥责为“精神盲肠”、“无耻的价值观”。
这些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理论上更没有什么不对。但淮橘终为枳,正确的道理,一旦撞上更加强硬的现实,通常只能洒落成一地鸡毛。
徐先生是站在加拿大,才能这般理直气壮,站着说话不腰疼。隔着浩瀚的太平洋,我们大概也只好望洋兴叹。
望洋而知兴叹,比起望洋而麻木或张狂,也该算多了一份清醒与觉悟。这样,我们在服从、屈从于生活现实的时候,起码还能明白:当下正在做的,不一定天经地义。现实做不到的,未必是歪理邪说。
也许,我们自己的人生,本身存在很多知与行的矛盾,很难大声说自己问心无愧。但是作为父亲,我还是希望下一代能够明白:
——生活需要面对现实,去践行能够做什么、怎么做。这样才不至于在社会上四处碰壁、灰头土脸。
——人生也该仰望星空,去思考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人生追求如果止步于谋生,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并没有超越动物的本能。
人的思想,原本是最自由、最值得珍惜的。一个人需要有点精神层面的追求,才能活得明白一些、高贵一点。才不至于在现实中迷失自我,丧失了应有的理性判断、道德底线和人格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