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散文随笔 > 情感驿站 >

乡愁——清明节祭忆父亲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先辈安眠于此,每年清明无论忙闲,家人一众都需前来祭扫,哀思一番!

乡愁——清明节祭忆父亲

  至今年近半百,虽无惊天动地之举,亦未甘居人后堕落懈怠。

  与父亲世间相处二十余载,其脾气性格耳濡目染,侠骨柔肠,刚正不阿。深谙吃亏是福,秉诚祖辈教诲,为官两袖清风。

  父亲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父亲的右脸颊有一块光荣的“印记”,那是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的子弹留下的伤痕。不幸的是被敌人打中了,庆幸的是只划破了皮肤!虽是时隔多年,现在想来都会后背发凉,冷汗直冒。脸颊上那个部位,稍微偏差半公分就会骨碎头开,性命不保!

  小时候喜欢听父亲讲他的战斗故事。因为在朝鲜生活过一段日子,父亲会讲好多日常用语。大概母亲也是喜欢父亲的故事吧,因为父亲讲故事的时候时不时的说几句朝鲜语,听得多了,母亲竟然也能脱口说上几句,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上,比如说喊我们吃饭的时候,让我们坐下的时候,还有问我们饭菜香不香等等,适时的说上几句,很是诙谐幽默。

  父亲转业后分配在青海省大通县商业系统。那里少数民族多。时逢国家困难,百姓三餐不保之时。父亲用他的工资救济了好多非亲非故之人,和当地的老百姓相处的很是融洽,鱼水情深。父亲离职回乡的时候,老百姓排着长队,挥泪握别,场面很是感人。每每说到这时,性格刚强的父亲,总会眼眶泛红,热泪盈眶!

  我们姐弟五个,只有大姐是在青海出生。因为食不果腹,爷爷奶奶纷纷卧病在床。邻居之间自顾不暇。父亲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又与他们相隔几千里,父亲本是想接二老去青海的,无奈二老穷家难舍,固执己见,说什么也做不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父亲无奈,只好向上级打了请调报告。领导深明大义,鉴于实际情况,同意让父亲调回济南工作。

  就在等待调令的那些日子,爷爷奶奶连着给父亲发了三封电报,大概意思就是:身体每况愈下,如不速回,恐难最后相见!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治也 。父亲是至孝之人,深恐“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毅然放弃了国家的“金饭碗”,没等调令下达,离职回乡尽其孝道,与爷爷奶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送走了爷爷奶奶之后,父亲一心扑到农业生产,融入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之中。我因为年龄小,那段时间的记忆是模糊的,父亲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怎么在群众中树立起的威信我不太清楚,只是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星星点点的听说了几段父亲的故事。

  村子里有一个地痞,兄弟三个,因为年龄相差无几,时值壮年,身强体健。地痞是老二,欺男霸女,强取豪夺无恶不作!忌于他家蛮横,乡亲邻里无人敢惹。

  父亲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带领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于农耕,干劲十足。那时候是公分制,按劳计分,多劳多得。乡亲们为了丰衣足食,积极勤耕争先恐后。唯独这个地痞,既不想出力,又想得高分,民愤极大!

  一次地痞因为欺负人家媳妇,被人家男人撞见,地痞仗着自己兄弟们的淫威,肆无忌惮不讲伦理。被欺负的人家无奈的找到了父亲,央求父亲主持公道。可能秉性使然,亦或当过兵的原因吧,父亲毫无推辞的答应下来。真刀真枪都见过,何惧几个小毛贼!父亲找到地痞和他谈话,地痞见父亲和颜悦色,以为父亲怕他,竟然和父亲耍起无赖。父亲生气,声音自然也就提了起来,这地痞抬手一拳照着父亲面门打了过去。别看父亲骨瘦如柴,身不魁梧,可那是战场上浴血奋战,身临血肉横飞的场面过来的人啊!说时迟那时快,父亲抬手接住来拳,顺势一送,接着抬脚一蹬,地痞一个趔趄状如狗啃屎般趴在地上。地痞不服,复又起身攻击父亲几番,都被父亲轻松化解,毫发无损。地痞累的气喘吁吁,虽然嘴上不服,却是手脚老实了,状若泥胎一动不动。最后派出所来人把地痞带走依法惩治,大快人心!父亲的威望也是越来越高,群众有了这样的带头人,干劲十足、安居乐业!

  后来,改革开放,为了增加收入,村里要建个砖窑厂,父亲又是首当其冲身先士卒!那段时间家里几乎见不到父亲的身影。他没日没夜的在窑厂工地忙活,为窑厂早日建成投产,让乡亲们日子更富裕一些,他和几个老干部带领大家加班加点抢进度。有一次,父亲在现场帮忙卸车,一脚绊倒,被倾泄而下的土方埋在下面,现场顿时一阵慌乱。苍天眷顾善者,也是父亲命不该绝,当人们满是沮丧,都以为父亲被深埋的土沙被断送了性命的时候,父亲,又一次给了人们一个惊喜!他被从土里扒出来的时候,竟然毫发无损,安然无恙!一次奇迹,即是意外,又是情理之中!

  父亲一生经历了几次生死惊险,始终没有因此而退却半步,他用坚持不懈加倍的努力,淡化了为尽孝道而在工作上留下的遗憾!

  我此生做人,当以父亲为楷模,面对歪风邪气刚正不阿,面对粒米束薪侠骨柔肠。也许,生不富足,但求,世后流芳,君子之足以!



    作品集亲情文章 关于父亲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