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最痛的饥饿记忆

  席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食欲和爱情推动了世界的前进。稍加观察,便不难发现这两个主题也一直跟随着文学的发展前进。而由食欲延伸来的饥饿,更是中国文学绕不开的主题,它一次又一次被作家描写、刻画。本期我们从饿相、惜粮、吃相三个角度,摘录一些关于饥饿的文字,让读者亲自经历一次书中人所处的生存环境,这环境中有着触目的残酷,也有着惊人的顽强。

最痛的饥饿记忆
 
  【饿相】
 
  极度的饥饿已使人们放弃了对理性的追求,活下去成了唯一的理想。
 
  ◇花生榨油后剩下的渣,挤压成紧紧的一个大圆盘,是美食,有后门才能弄到。老百姓能自己弄到的食品,是榆树的新叶,是树皮剥开露出里面一层嫩皮,在石磨上推成酱泥,吃下充饥。那年四川树木被毁掉不少,就是这样被剥光皮后枯死的。野菜野蕈,早就被满山坡转的小孩,提着竹篮子、背着小筐摘尽了,抢吃野蕈中毒的孩子多得让医院无法处理。
 
  ——虹影《饥饿的女儿》
 
  ◇司马蓝就捡了一条胖虫放在了嘴里,先还不敢去嚼,那虫就在嘴里蠕动,越发感到浑身痒痒得可怕,后来猛一闭眼咬了,咕地一口咽下,睁眼说比蚂蚱壳儿好吃,孩娃们便都刨起了虫吃。大的孩娃用镢头在前面挖着,小的在后边捡着茅草根和那虫儿,蓝家的姐妹先还觉得有些恶心,后来竟也跟着刨吃起来。
 
  ——阎连科《日光流年》
 
  【惜粮】
 
  身体需要粮食的养育,因此珍惜粮食,就是珍惜生命的根本。而挨过饿的人总对粮食有着深刻的情感。
 
  ◇吴为贴在那一眼炭火旁,几乎怀着一份敬仰的心情,注视着叶莲子如何战战兢兢地翻动着茶缸里的饭菜。凡与吃饱肚子有关的事,不论对叶莲子还是对吴为来说,都相当庄严而神圣。
 
  尽管叶莲子小心翼翼,生怕哪一粒米掉在茶缸外面,可总有几粒米,还是丧尽天良地掉了出去。没等叶莲子弯腰去捡那几粒米,吴为已经用她的小手指从炉底和地缝中抠了出来,并重新放进茶缸。
 
  ——张洁《无字》
 
  【吃相】
 
  难以满足的饥饿感,导致的是对吃的深切需求。在这个物质富足的时代,人们已经很难想象,究竟是怎样的艰难培养出这样一种对吃的虔诚和精细。
 
  ◇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吃完以后,他把两根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接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的饭粒儿也轻轻地小声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我知道这种干饭粒儿很容易嵌到槽牙里,卡在那儿,舌头是赶它不出的。果然,待了一会儿,他就伸手到嘴里去抠。终于嚼完,和着一大股口水,“咕”的一声儿咽下去,喉结慢慢地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
 
  ——阿城《棋王》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