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长空,影沉寒水(2)
时间:2022-04-17 作者:骆玉明 点击:次
苏轼的另一首名作《题西林壁》,也可以放在这里比照着来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游庐山时题写于西林寺墙壁上的。当时陪同他游庐山的有东林寺住持常总禅师以及庐山的其他僧人,还有从黄州一起过来的老友、诗僧道潜(法号参寥),所以写诗说禅,正合当时的气氛。
作为诗,光是能够表现某种哲理,未必就是好诗。
在这次游览过程中,苏轼还另外写了一首《赠东林总长老》:“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这首诗讲禅宗“无情说法”的道理,意思说自然就是佛性,溪声便在说法,一夜听来,有无限美妙的道理,只是不能告诉别人。
作为一首禅偈,这首诗也有它的好处,但从诗的艺术性来讲,因为完全是在说理,则未免显得枯燥了些。而《题西林壁》则不同。这首诗字面上只是描写眼前景象,抒发游览的感受,并不直接说道理,让人感觉比较亲切。所以纪昀在《纪批苏文忠公诗》中说它“亦是禅偈,而不甚露禅偈气”。其实,就是从说理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也比《赠东林总长老》来得深刻。因为它是启发性的,所以有更丰富的内涵。
禅本来不可说,以诗说禅,妙处在说与不说之间,说多了、说白了就不好。
庐山景象万千,移步换形,横看、竖看,远看、近看,从高处和低处看,各不相同。那么,什么才是“庐山真面目”呢?这在庐山中是看不到的,因为人的视角总是会受到当下所在位置的限制。要是你认为你看到的就是庐山,别人看到的都不对,就形成了偏执,而偏执使你无法认识庐山。
这不仅是说庐山。延伸到更大的范围,世事总是因人成相,而人各据一端,所见不同。要想见真相,需要脱出自身的处境,从高远处观照。
换一个角度来理解,人生陷落在世俗的境遇之中,乍惊乍喜,忽忧忽乐,为生老病死、荣辱贵贱所困,如果上升到无限时空反观这一切,不过都是瞬间的变化。
佛法修持的一个根本之处就是破执,而破执首先是破“我执”。人心里梗着一个粗重无比的“我”,贪婪、自大、自卑,永远放不下自己,哪怕有再多的聪明,也免不了一叶障目。而一旦破除我执,潜在的真如智慧就得以显现,万象纷呈,因缘分明,心境自如,不受迷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