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散文随笔 > 人生感悟 >

百岁读书不嫌晚

  我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外公外婆串门都会带上我,大家见到我就说“福坤家的外甥来了”,福坤就是外公。

百岁读书不嫌晚
 
  外婆家门前原有一条渠,每隔一段架一座石桥,从外婆家门前的石桥数起,东边第四座石桥往里走一百米,有一座毛坯房,房子共两间,加起来约有二十平方米。在这座破旧不堪的小屋里,住着一位老公公和一位老婆婆,都已八十多岁了,但身子骨十分硬朗。老公公是个编竹制品的能手,我记得他编的小竹篮那时要五块钱一只。
 
  通常,我与外婆一起去他们家。有一次,外婆忙着做家务,让我去买一只杭州篮。到了那里,老公公正玩纸牌接龙,瞟了一眼里屋,告诉我:“做好的没有了,你明天来拿吧。”老婆婆则戴着老花镜,在翻看日历本,抬头见是我,喜出望外。
 
  那时我还未上小学,却识得不少字。老婆婆指着“祭祀”二字问我:“这两个字怎么念啊?”我将读音告诉了她。她“哦”了一声,又翻了两页,指着另外几个字问了起来。
 
  “老太婆你啰不啰嗦,汉语拼音都认不全还想识字,记性又差,别给人家小后生添麻烦了!”见老伴给自己泼冷水,老婆婆不乐意了:“你晓得什么,百岁读书不嫌晚。人家戏文里,孔圣人七八十岁还到处拜师呢!我问问怎么啦?”
 
  老婆婆又转向我:“我们别理他。来,你先坐下,我有好几个字要问哩。”她继续翻着日历本,几乎每一页都有圆珠笔画下的圈圈点点。看到老人家八十多岁了仍这样好学,我自是讲得十分耐心,以至于外婆忙完了活计,见我还未回家,直接寻了过来。
 
  打那以后,每次去他们家,老婆婆都会指着不认识的字问我。老人家说,儿子儿媳搬到了外地,不常回来,想多认点字,以后好写信给重孙子。为了感谢我的“指导”,她还让老公公编了几只袖珍竹篮送我。
 
  后来,我上学了,只有寒暑假能去外婆家。再次去看两位老人时,老婆婆正在看《西游记》,她笑着对我说:“你看,我也是能读四大名著的人了。”
 
  隔了数年,老婆婆的眼睛出了问题,书是看不成了,但九十三岁的老公公忽然看起了书。老婆婆说,老公公连纸牌都不玩了,每天都用收音机听小说,然后对照书本逐字逐句地看,也能认不少字了,有时还会像说书先生般将书里的内容讲给她听。老婆婆笑着说:“他现在识得几个字,可会卖弄了,就是老讲三国,我不爱听。”
 
  又过了几年,我骑车从屋边经过,发现两位老人都不在了。听街坊说起,他们走前只留下了几样随身物件、几本旧书和几封未寄出的信。老人临终前再三叮嘱儿子,把书一起埋进土里,以便在另一个世界里能看上一眼。他们甚至告诉儿孙,每年上坟,别忘了念一段好文章。不知这许多年过去,子女是否真的照做了。
 
  邻居在讲这些话时,多半是不理解的,于我,却是振聋发聩。或许,他们的话未必百分百真实,但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我们常感慨,少时不懂事,待到懂事时,想读书为时已晚。然而真的晚吗?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相比年近百岁的老人,我们还年轻得很啊!


    作品集关于读书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