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一代开始“负重”(2)
时间:2022-02-12 作者:马宇平 点击:次
母親的医药费,除去报销的部分,陈扬负担的也就两三万元。但母亲已经给了她好几次钱,还给她买了很多东西。母亲还会假装不经意地向陈扬丈夫透露,自己已经把钱给了女儿,不会让年轻的小两口负担太多。
“我妈觉得特别对不起我,她会说,你不能好好工作,没法照顾孩子,还累成这样,你看把你为难的。”陈扬有些后悔没选一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回报的工作。或者即便选了现在这条路,也要比现在更努力,做得更好。她觉得“自己曾经所有的懒惰,所有对于享受生活的追求,都是一种浪费。在母亲的生命面前,那些所谓的独立批判、和而不同,变得有点滑稽”。
“我对父母的依恋不仅仅是害怕失去,更是一种责任。我做不到就是我无能。”陈扬曾经一直觉得自己是一匹自由驰骋的野马,现在发现“自己就是一个推粪球的屎壳郎”。4
“第一代独生子女已成年,许多人的父母不到50岁就进入空巢期,他们要度过长达25年左右的空巢期。”风笑天表示。
2019年,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呼吁,国家应出台独生子女护理假政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河南、福建、广西、海南等10多个省份出台了“独生子女护理假”的相关规定,假期时间在10~20天不等。
在施卫东看来,独生子女家庭曾经为国家人口政策的顺利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推行独生子女护理假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独生子女家庭的承诺和担当,也是對独生子女父母做出贡献的一种补偿。
陈扬还记得双方父母的几次见面,总是会提到将来要住养老院,花自己的退休金,对于孩子“只给爱不给负担”。
她内心不能接受父母在养老院度过晚年,但如果养老院条件非常好,父母在那里很享受,她也会同意。
有关老年保障以及家庭养老的研究文献中,常见的一条结论是,家庭养老依然是中国社会养老的主要形式,但这种形式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一个孩子的现实,不仅常常导致独生子女父母更早地步入且更长时间地经历“空巢”的生活,独生子女家庭还不具备中国家庭养老模式所具有的客观基础。
母亲生病后,陈扬观察到,母亲对亲姐妹的信任和依赖有时远高于对自己的。她向母亲解释过很多次“化疗前的这个药是提升免疫力、保护细胞的”,母亲没有听进去。但是姨妈只给她讲了一次,母亲不仅听得特别仔细,还对陈扬进行“扫盲”。
“那就是姐妹俩,你知道吗?那是特别强大、坚不可摧的感情。”陈扬说。5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的平均家庭户规模从1953年的4.33人缩减为2011年的3.0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20‰以上降至2011年的4.79‰。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施行,持续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时代”宣告结束。
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间总有差别。数据显示,二孩政策并没有扭转新生儿“跌跌不休”的局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9年,全国出生人口比2018年减少58万,这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生人口连续3年下降。
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双独夫妇”的二胎生育意愿只在30%~40%。
陈扬在寻医问药和照顾母亲的时候,感到了孤独。“如果不考虑养孩子的成本,我愿意再生10个”,但目前考虑到抚养孩子的物质成本和付出的心力,她觉得只有一个孩子就够了。
很多独生子女长大后才知道自己这代独生子女的“出厂设置”是“国家设定的现代化先锋”。有人说,希望能实现父母的培养心愿——“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但也希望能担起对家庭的责任。
“先是眼前的苟且,才有诗和远方。”这是母亲生病后,陈扬认可的另一个新观点。
(应采访对象要求,陈扬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