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互联网公司的技术战“疫”及格了吗

  谈及中国科技大发展,人们总会不吝赞美互联网这个“三好学生”。但盛名之下,互联网是否如人们所见、所想、所希望的那么神乎其技?2019年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枚试金石。互联网公司捐款捐物固然好,但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技术想象”。直面疫情,互联网公司到底能做点什么?神乎其技,考之以疫。

互联网公司的技术战“疫”及格了吗
 
  直到今天,控制疫情的最好方式依然是简单的物理隔离,其本质是切断“关系链”。与之类似,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也是在“关系链”上做文章——服务于分散在一个个终端设备前的独立用户。因此控制疫情与互联网可谓一拍即合。
 
  互联网公司在抗击疫情中出钱出力,为抗疫提供服务,但这与医疗机构的工作有本质区别。他们拿出的“新技术”是否真正有利于疫情防控?用最多的数据,造最像的平台
 
  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和腾讯地图这3款App,均在首页的显眼位置增加了“疫情播报”入口。3家公司与卫健委等机构进行数据合作,除了实时更新各地疫情详细数据,还统一配备了同城查询、发热门诊查询等功能。
 
  但是,大数据仅仅是一个高效的信息提供者,数据平台既不能消灭病毒,也不能阻断病毒感染,所能起到的作用无非是提醒用户“疫情就在身边”,在紧张的气氛里做好个人防护。
 
  在云计算方面,首先响应的依然是BAT(指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3家互联网公司)。2020年1月29日,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先后向研究机构开放云计算算力,以支持病毒的基因测序和突变预测、新药的筛选和研发等工作。但在抗疫领域初次介入的云计算,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真正起作用的还是生物技术公司。确定的体温,不确定的隐私
 
  国家工信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向社会征集“红外测温”相关的AI(人工智能)技术方案,以应对年后的返程高峰。百度、曠视、商汤、三零凯天等公司均推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些技术真的很先进,但体温检测只能作为基础的大规模防治方法。AI测温技术在交通枢纽上的应用,最多也只能算是一种辅助手段,帮助寻找极少数已经有发热症状的病人。
 
  而在疫情面前,隐私成了防控疫情的另外一个问题。因为涉及严格、复杂的隔离检查程序,以及疫情管理需要考虑的“密切接触者”,隐私问题顺着社会关系链条进一步扩大,变得更加复杂。AI读片系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核酸检测与CT检查的“确诊标准”之争引人瞩目。互联网公司无法生产核酸试剂盒,也不能生产CT机,但可以在解读CT影像方面做点文章。
 
  2020年2月10日,华为云宣布开发出针对新冠肺炎的AI辅助诊断服务,几秒内即可生成读片结果;5天后,阿里云也推出同类产品,宣称准确率达96%。
 
  AI读片能有多快并不是读片系统的关键,放射科医生更关心的是AI读片到底准不准。新冠肺炎是种急病,但AI学习往往需要慢工出细活。
 
  事实上,在影像科工作流程中,AI能做到的是第一步——筛查工作,找出可能出现问题的影像细节,后续的解读仍然需要影像科医生来做。机器人和无人车
 
  为了减少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不必要的接触,尽可能避免意外感染,自动化的智能硬件是不错的替代品。越来越多的医院用上了互联网公司开发的智能机器人。
 
  在这次疫情中,较早将智能机器人应用在医疗机构的公司是猎豹移动和达闼科技。前者的机器人可代替人工进行导诊,对病人进行初步诊疗,甚至作为沟通中介帮助医生实现远程诊疗,避免医护人员与病患直接接触;后者的机器人可代替医护人员完成远程看护、测量体温、消毒、清洁和送药的工作,并对突发情况进行预警。
 
  从功能来看,两家公司的医疗机器人有望解放不少需要大量接触病患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替代一些不需要太多专业技能的导诊、测温、送药、消毒等基础工作,但也只能这样“打打下手”,充其量是“服务型机器人”。
 
  无人车与机器人在疫情中的作用类似:我们希望它替代人类,在疫区做更多工作,以减少工作人员和易感人群感染的机会。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些设备能用在哪里?取代多少人的工作?设备的维护与消毒成本有多少?这些还需进行综合评估。同时,我们也需要评估其是否有不利于正常防疫工作的风险。抗疫一线不是互联网公司的主战场
 
  无论是花样百出的AI测温,还是5G“赋能”的无人车,互联网技术在抗疫中所能做到的,是利用其先天优势,在“链条关系”上做文章——但也仅限于此,它们只能在“切断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上敲敲边鼓。而随着更多的企业复工,病毒潜伏期延长,这些所谓的“高端技术”也显得日渐无趣且无用。
 
  在根除传染病上,目前我们无法指望互联网公司拿出什么硬核技术,它们现有的技术甚至很难直接参与到疾病的治疗环节。即便是云计算,能起到的作用也止步于新冠病毒测序和预测突变。在寻找、研制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和广谱疫苗方面,互联网公司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术业有专攻,不能强求互联网公司具备生物医药公司那种实力。
 
  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在抗疫中拿出压箱底的技术,本意是为了使人们免受病痛之苦,但善意不等于正确,善意不等于有效。更何况,不少互联网公司对常规技术做过度包装,趁着疫情“怒刷”存在感。相比之下,不在正面战场刷存在感,而在大后方开辟新战场,以实力维持人们正常生活的互联网公司,更值得尊敬。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