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有毒的时尚(2)

 
  《伦敦新闻》的一张插画中,女性穿霍布裙套装赛跑爱玛·丽弗瑞火灾事故图
 
  历史上,曾专门“瞄准”女性的时尚杀器不只有霍布裙。19世纪中期,社会步入大工业机器时代,一种近似圆形的裙箍开始从贵族走向平民。这种裙子以精纺棉为主要面料,轻巧美丽,却极其易燃,时常引起火灾事故。尤其在芭蕾剧院,为了表演效果,女演员们不得不穿上裙箍式样的芭蕾舞裙。据记载,在1797年至1897年的100年间,全世界约有1万人葬身于剧院的大火中,其中大部分是由芭蕾舞裙燃烧引起的火灾。最为著名的一次大火可能是1862年,芭蕾舞演员爱玛·丽弗瑞的“赴死”。在舞剧《波尔提契的哑女》的彩排现场,汽灯直射到正在休息的爱玛的舞裙上,过高的温度点燃裙子,火一下子蹿起四五米高,爱玛成了一根火柱。她像代表作《蝴蝶》里的蝴蝶一样,扑火而去了。
 
  “‘时尚’二字从未挣脱性别差异的紧箍咒……就现代社会而言,社会科学调研的重点,应该更多地放在那些至今仍被要求穿着时尚的群体,即女性身上。”艾莉森·马修斯·戴维强调,即使从古至今,因时尚而受害的男性数不胜数,但女性受害者更多。不平等的危险
 
  “额头上长满疹子,里面全是脓,面部肿了一圈,眼睛都睁不开。”这是19世纪,一个年轻的波兰男子因长期佩戴男士礼帽而患上皮肤病的情形。当时,这被认为是帽子内层使用的有毒染色剂所致。他也不是个例,一些人也深受帽子毒素的困扰,但“毒礼帽”的毒,更多是“射”向制帽工人的。
 
  男士礼帽盛行一时。它可以保暖、防雨,不过更重要的是,在19世纪,男士出门如果不戴礼帽,会被视为无礼之举。为了时尚,人们似乎忽视了工人制作它时受到的危害。为了把一缕缕的皮草编成长长的纤维,制帽匠需要把动物的皮毛剥掉,然后“制毡”:用摩擦、压力、化工品及热力等综合手段,将动物的毛发拧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常会把水银刷在皮毛上,以此来软化毛发中的蛋白质,并将皮草变成橘红色。
 
  巴黎圣路易斯医院的蜡像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25岁男性的手部模型,手的主人是一个19世纪60年代的制帽匠。他“手”上的指甲已经变成黑色,且轻微膨胀。这在制帽匠中已成为常态,伴随他们的常见职业病还有肺病,而这些病症都归结于制帽时所需的有毒化学物——水銀。作为最危险的化学物质之一,水银不仅毒性巨大,还能轻易被吸入肺部,进入皮肤或停留在胃部。在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里,经过近200年的时间,馆里收藏的许多帽子仍有水银残留。里昂帽子博物馆收藏的画作《漂洗工和制板工》
 
  含砷的绿色染料也有毒,它首先毒害的是染料作坊里的工人。给布料染色的男性工人小便时,手上的砷接触皮肤会引发感染,带来痛苦的灼烧感,大腿内侧病变腐坏,像得了梅毒一样,且至少需要在医院里躺6个月才能痊愈;而将染色后的布料进行加工的女工,吸入砷后普遍出现腹泻、贫血、头痛等症状,甚至死亡。好在随着工人死亡案例增多,法国、德国等国家禁止各行业使用含砷的绿色染料,但在英国等国家,直到1860年后——淡紫、洋红等颜色取代绿色成为时尚新宠,绿色染料才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艾莉森笔下那些有毒的时尚单品,一面美丽,一面危险。“它们曾陪伴主人一世,毒素已深入每一根纤维……时尚的生命很短,毒素的生命很长。”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