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学中心的五次大转移(2)
时间:2021-12-01 作者:向由 点击:次
既然是“私人史”,那么它的发展脉络自然是很清晰的。
界定了世界科学中心的日本学者汤浅光朝提出,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大概以80年为一个周期。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在科技发展上的领先地位,只能维持80年左右。
“汤浅现象”在20世纪以前是适用的,科学力量的前4次转移都符合这一说法。不难揣测,周期为80年,这与科学家本人的寿命,有着很大的对应关系。
不过,来到20世纪,一切都变了。
首先,“汤浅现象”失效了。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始于1920年,根据规律,它应该在20世纪末丧失领先地位。即使将美国科技兴盛的起点定在“二战”结束(1945年),那么,此时的它理应后继乏力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截至目前,美国籍科学家仍然是诺贝尔奖科技类奖项的常客;过去的20年,每年都有美国籍的科学家获此殊荣。不但没有衰落的迹象,甚至在创立新学科、发明新技术方面,美国始终保持着绝对领先的地位。
为什么?
科技激烈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简单来说,20世纪以前的科技时代已经过去了。在那个时代,草根出身的法拉第,通过自学电学理论知识,发现电磁感应。没有学院派背景的爱迪生,依靠自己的天赋和勤奋,创造出他最负盛名的发明。
20世纪伊始,科学研究越来越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它拒绝“民科”,也很难再有“个体户”。换言之,科研已开始成为一项耗费巨大的事业,不再是个人或小型的独立团队所能承受的。
以物理学科为例,早期伽利略的实验工具,只是斜面、计时器、滑轮等简单工具,但到了20世纪,最富成就的发明当属核能量的释放。据了解,美国在当年动员了10多万人,参加核武器的发明工程。
试想,除去国家力量的支持,还有谁能完成这样一项科技研究呢?举国趋势
核武器是个极端的例子,但科技发展到20世纪,或多或少都顺应了“举国趋势”。此时,科技成就的出现,不再单纯仰仗个别的天才,参与竞争的实际上是国家实力。
更具体地说,20世纪后的科技拼的是3种实力:经济实力、科研实力和教育实力。
毫无疑问,“二战”过后,美国至今在全球仍然占据霸主地位,以上3种实力,美国都独占鳌头。因此,它拥有最多的和最先进的科技成就,也就拥有最多的诺贝尔奖科技类奖项获得者。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汤浅现象”的失效,应当归咎于全球化。他们的论据有两方面:一方面,世界科学中心最近一次轉移,是从德国到美国,人才的转移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时至今日,尽管获奖者多在美国,但其中约38%的获奖者是移民。
以上两种论据,都涉及移民。在他们看来,美国科技的强大,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吸收了大量的他国人才。所以,不是“汤浅现象”错了,而是美国“作弊”了。
诚然,世界科学中心从德国向美国的转移,取决于它背后极为特殊的历史。“二战”时期,许多在德国被迫害的犹太科学家,都在美国找到一张安静的书桌。从历史的角度看,这让美国捡到了大便宜。
不过,特殊的历史条件,在今天已经不具备,但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依然持续地往美国跑。这能反映出,过往那种以国别区分国家科研力量的做法,在今天已经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