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年,靠奋斗能改变命运吗
时间:2021-10-03 作者:何帆 点击:次
未来30年的样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沿着时间之河顺流而下,我们大致可以勾画出未来30年的几个关键词:
1.收入。中国的人均收入从中等收入迈进高收入也只是时间问题。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大约在2021年,中国的人均收入会超过12055美元这道高收入国家的门槛。
2.老龄化。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乃至深度老龄社会已是大势所趋。2016年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3亿,占总人口的16.7%,到2025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至少有3亿。
3.能源。据国际能源组织预测,大约到2040年,石油需求峰值将会到来。能源格局的调整,势必搅动全球政治经济。
4.人工智能。据《生命3.0》作者、物理学家迈克斯·泰格馬克调查,大部分科学家认为,相当于人类智力水平的通用人工智能大约会在2055年甚至更早出现。技术奇点,在我们有生之年就可能降临。过去30年最重要的3个推动力
怎么去判断未来的趋势呢?我的思路是在“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
什么是慢变量?举个例子,天气预报能告诉你台风即将登陆,海上会有大浪,但是只看天气预报,不会知道海上有波浪的真正原因——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潮汐现象。天气是快变量,月亮和太阳是慢变量。
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教授是个观察慢变量的高手。他说,从历史的大标尺下看,电比电子计算机更重要。
原来很多司空见惯的事物竟如此具有革命性。举个例子:假如有一栋中世纪欧洲贵族的城堡和一套21世纪的公寓让你选,你选哪一个?当然是选21世纪的公寓。虽然中世纪的城堡巍峨壮观,但它没有和其他建筑互联互通,没有给水、排水,没有电灯、电话,没有Wi-Fi。
有了电,就有了家用电器,妇女的家务劳动大幅减少,才能够大量进军劳动力市场;有了电,就有了电梯,有了电梯,才能盖摩天大楼,人们才能更加密集地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化会带来公共卫生设施的改善,公共卫生设施的改善又延长了人口的预期寿命。
戈登教授的思路给了我们启发。如果你观察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只需看3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创新。中国过去只有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工业化带动了第二产业,城市化带动了第三产业,而技术创新改变了所有产业的面貌。
在这3个推动力下,中国快速发展。但这种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收入水平过了某个门槛之后,消费者关注的就不仅仅是价格了。急剧扩张的中产阶层催生出中国的“市场红利”,但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仍很落后,可是,中国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又非常大胆、超前。
未来的全球竞争就像铁人三项赛,一项比赛的终点就是下一场比赛的起点。我们还能坚持下去吗?能得第一吗?那要看看未来的变量是什么。未来不可忽视的力量
发展核心技术当然很重要,但不能忽视我们真正的优势——发展应用技术。
劳动力成本在上升,原材料价格在上升,环保的压力越来越大,现在越来越难以把成本降低。如果没有办法继续降低成本,中国的企业还有什么创新的优势呢?
我在2018年至少看到两个小趋势,中国的两个红利。第一个红利是,工程师红利。在1997年、1998年,中国遭遇了东亚金融危机,因为担心可能会出现失业的问题,所以中国的大学开始扩招,招了更多的大学生。结果读了4年大学后,发现找工作还是很难,那怎么办?研究生扩招。所以最后中国培养出一大批被严重低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第二个红利是,巨大的市场。我们可能会带来市场引致型的技术创新。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铁。大家想一想,高铁的核心技术其实最早不在中国,是在欧洲和日本。为什么中国成了一个高铁大国呢?因为只有中国才有如此巨大的市场。
全球治理空气雾霾最核心的技术到最后一定是在中国,无论它是挪威人想出来的,还是奥地利人想出来的,他们想出来没有用,那个地方没有霾。印度有霾,但是他们用不起。
全球未来能够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最先进的技术一定会出现在中国,因为中国正在以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速度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所以恩格斯讲,社会需求对技术进步的推动比10所大学都大。而在我看来,社会需求对技术的推动比100所大学还要大。社会为什么焦虑
西方社会谈论一代人时往往会以20年、30年为时间单位,中国人则往往以10年为单位。社会变革影响了每一代人的性格,“60后”略显世故,“70后”更为务实,“80后”最是疲惫,“90后”稍显轻佻。
我们感觉差别很大,但如果我们把视角拉长,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我们可以把这一人群称为“坐上快车的人”。
“坐上快车的人”会相信一些共同的观念:经济增长会一直持续下去;经济增长能够提高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下一代人的日子一定会比上一代人过得更好;个人靠努力奋斗一定能改变命运;要重视子女的教育,因为“知识改变命运”,而“知识改变命运”指的是只要孩子上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最好的大学,就一定能找到最好的工作;最好的工作是指在金融机构工作或在政府部门工作,前者收入更高,后者更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