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散文 >

何时再相见(2)

 
  因为有台湾关系和地主成分,大妈每次都少不了挨批斗。庹叔叔盡管是贫农出身,但照样不能幸免。有人提出,庹叔叔是四川人,虽然是贫农,但一直待在黄泥村,不跟地主分家,属于顽固不化。他们要把庹叔叔送回四川,庹叔叔死活不肯。六
 
  1979年,大妈收到爸爸从台湾托人辗转香港捎来的第二封信。在两岸还未开放前,爸爸的这个举动对两边的家人来说,是很危险的,这足可见他内心的煎熬和急迫。
 
  从这封保留至今的信中,我终于读到爸爸深埋于心的秘密:“淑珍,我对父母没有尽到半点孝道,对你与两儿亦未尽到责任,这是我此生最大的憾事。”
 
  在得知庹叔叔依然在家里照顾着大妈及两个孩子时,爸爸请大妈代他向不识字的庹叔叔致谢,并嘱咐儿子善待已近耳顺之年的庹叔叔,要他们永远感激庹叔叔的养育之恩。
 
  爸爸的每封回信上,都会提到庹叔叔。1987年,台湾开放老兵返乡,因患重病而无法回家的爸爸写信嘱咐哥哥们帮庹叔叔寻找亲人,“让他有一天能叶落归根”。
 
  按照爸爸的吩咐,哥哥寄信到庹叔叔的老家四川彭水县黄家坝村猴狸公社,但未能收到任何回音。
 
  我从哥哥保留的信件中,还看到我在10多年前写给大妈的信。那时候爸爸已经去世,我告诉大妈,我一定会带着妈妈回大陆去看望她。我在信的末尾,署名“女儿”。
 
  是的,当我回到大陆,回到爸爸的老家黄泥村,我更加觉得,爸爸在大陆的妻子,也是我的妈妈。老天弄人,让她承受了这么多的苦难。
 
  大妈去世前,嘱咐两个哥哥一定要照顾好庹叔叔,为他养老送终。这个替丈夫照顾她一生的男人,终身未娶,谨守职责,未失半点分寸。七
 
  后面的故事,是我回台湾后发生的。
 
  近几年来,大陆有很多民间机构开展关怀抗战老兵的公益行动。2015年10月,在得知庹叔叔参加过抗战时,邵阳县义工联的志愿者上门来核实。当他们问及庹叔叔还有什么心愿时,老人突然顿在那里,泪水慢慢涨满了眼窝,他说:“我想回家。”
 
  志愿者立即在网络上发布了为老兵寻亲的消息。在全国网友的接力下,仅仅10个小时,就找到了庹叔叔的侄子。遗憾的是,他的两个弟弟,已先后去世。
 
  我的两个哥哥得知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后,征求了庹叔叔意见,送他回家。
 
  2015年10月底,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庹叔叔在离家77年后,终于踏上了返乡路。77年,从放牛少年到耄耋老翁,从异乡邵阳到故乡彭水,600多公里的路,他居然走了一生。
 
  庹叔叔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父母的坟前祭拜。被抓壮丁那年,他只有14岁,还是一个孩子。
 
  本来,他可以在1949年、1957年、1966年,或者1987年的任何一个时间节点回到家乡,但是他没有,他甚至都没有开口提过。直到他的长官走了,长官托付给他的太太也走了,两个孩子都当了爷爷,他才在别人主动询问时,说出了深埋于心的想法。
 
  回到家乡3个月后,92岁的庹叔叔与世长辞。八
 
  2018年4月26日,我在大陆的两个哥哥,参加了由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组织的“跨越海峡的团聚”活动,来到台湾。分别近70年后,他们终于见到自己的爸爸,虽然爸爸已是一坛骨灰。
 
  我无比懊悔,没有在生前多听爸爸讲讲他的过去。在我的印象中,爸爸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只有和袍泽在一起时,他才会开怀大笑。在他已经无法言说的今天,我终于明白,是我们没有理解爸爸,没有从心里接纳和体谅他那段身不由己的历史。
 
  两个哥哥在爸爸的骨灰面前痛哭不已。如果没有后来的战争,爸爸一定不会郁积那么多的委屈,早早离开人世。
 
  两个哥哥还希望我不要误会,他们这次来台湾不是来分家产的,他们只想着,一家人,心不应该散了。在两岸之间,有太多这样的误会与隔阂,至今不能消弭。
 
  我带着女儿去见了她的两个舅舅。我希望下一代依然能保持联系,海峡不应该隔断我们的亲情。
 
  我想告诉爸爸,妈妈已经原谅他了。妈妈去世前半年,我曾很忐忑地问妈妈,她的骨灰要不要和爸爸的放在一起。因為爸爸曾经欺骗了她,他们在晚年已经形同陌路。
 
  没想到,妈妈非常坚定地说了一个字:“要。”
 
  我们在妈妈的悼文后,加上了两个哥哥的名字。
 
  我想,这一定也是爸爸最后的心愿。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