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教育的水平线

教育的水平线
 
  这近乎两条教育的平行线。
 
  一条线是,去年成都七中30多人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外名校录取,70多人考进清华、北大,一本上线率超过九成。
 
  另一条线是,中国贫困地区的248所高中,师生是周边大城市“挑剩下的”,曾有学校考上一本高校的人数仅为个位数。
 
  直播改变了这两条线。200多所学校,全天候跟随成都七中平行班直播,一起上课、做作业、考试。有的学校出了省状元,有的本科升学率涨了几倍、十几倍——即使网课在城市早已流行,这还是令我惊讶。
 
  开设直播班的东方闻道网校负责人王红接说,16年来,有7.2万名学生——他们称之为“远端”,跟随成都七中走完了高中3年。其中88人考上北大、清华,其余大多数成功考取了本科。1
 
  为了验证他的说法,2018年11月,我分别到了直播的两端——成都七中和近千公里外的云南省禄劝第一中学。
 
  在车水马龙的成都市武侯区,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安静矗立了50多年。那里的学生无论上课下课,总热衷于讨论问题。他们被允许携带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来接收教辅资料。当老师展示重要知识点时,学生齐刷刷地用它们拍照。
 
  但在禄劝一中,有的学生会突然站起来,走到教室后面听课。不用问,我也知道他们太困了——即使站着,有的人也忍不住打哈欠,也有人趴着睡觉。高一新生中有很多人盯着屏幕却不知所措。屏幕那端,热情洋溢的七中老师提出了问题,七中的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可这一端,只有寂静。
 
  禄劝一中的校长刘正德坦言,禄劝的中考录取线是385分,比昆明市区最差的学校还低大约100分——能去昆明的都去昆明了。
 
  县教育局局长王开富告诉我,在这个90%是山区、距离昆明只有几十公里的国家级贫困县,十几年前,“送昆明”形成攀比之风。
 
  “没想到我这么差。”和禄劝一中高一女生王艺涵聊了两个小时,这句话她重复了6遍。她是镇里中考的第一名,还曾是数学课代表。但这次期中考试,用的是成都七中的试卷,除了语文,其他科她都没及格。
 
  她说现在的英语课,除了课前3分钟的英文歌,其他的完全听不懂。
 
  据说高一上学期,不单禄劝,大部分直播班的学生完全跟不上七中的进度。七中连续3节的英语课让山区的学生一头雾水——一节讲英文报纸,一节是外教授课,一节听演讲,都是全英文。2
 
  禄劝的老师跟我抱怨: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务工,只会说“好好学”。有的孩子出了问题,班主任反复致电,家长就是不来;还有家长在电话里直说,孩子就不是学习的料。
 
  据说2018年考上北大的那名学生,两岁时便成了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直到大学快开学,班主任才第一次见到前来致谢的学生父母,开始还想埋怨父母不够关心孩子,后来一看,当爹的手指已累成残疾——手指伸不直。两口子在福建给人杀鱼,一个月赚5000元。
 
  落差确实存在。成都七中的大部分孩子来自家境优渥的中产家庭,家长要花很多时间为学生规划学习和课余生活,甚至帮他们争取和“诺奖”获得者对话的机会。
 
  我在成都七中随机听了几堂课,几乎都是公开课水准。语文老师讲以“规则”为主题的议论文,先播放重庆坠江公交车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自行讨论、发言;谈及秋天的诗歌,旁征博引,列举了五六种与秋天有关的意象;历史老师搜集大量课本上没有的史料分享给学生;政治课紧追热点,刚建好的港珠澳大桥已成了课堂练习的分析材料。
 
  王红接刚把直播课引入一些学校时,遇到老师撕书抗议。有些老师自感被瞧不起,于是消极应对,上课很久后才进教室,甚至整周请假,让学生自己看直播。
 
  远端的孩子透过屏幕,感受着这些差距。禄劝的很多学生至今没出过县城,却听着七中学生的课堂发言“游览”了英国、美国,“围观”七中学生用自己闻所未闻的材料去分析政、史、地。青海一所学校正在上直播课网校位于成都七中的导播室3
 
  一块屏幕带来了想象不到的震荡。禄劝一中的老师说,高一班里总是充满哭声——小考完有人哭,大考完哭的人更多。虽然早就预告了七中试题的高难度,但突然把同龄人间的差距撕开看,还是很残忍。
 
  老师帮着学生们调整心态,除了“灌鸡汤”,还安慰学生——只要熬过高一,成绩就会突飞猛进。
 
  恐怕在高一,禄劝一中也没几个学生敢考虑北大。2006年,刘正德刚到禄劝一中当校长时,学校当年计划招6个班,结果只凑齐4个班。学校一年有20多个学生考上一本,很多家长把孩子送来,要求很简单——平安活着。
 
  我与王艺涵谈理想,她觉得没什么用。如今班里要求学生写下理想大学贴在墙上,她就跟风填了浙大,虽然她完全不觉得自己能考上。
 
  成都和禄劝的老师都说,只知道“好好学习”不够。没有明确的志向,为了学习而学习,很容易动力不足。但对于没成年的孩子,“立志”这码事,全依仗环境。
 
  我知道,农村的孩子不是没有志向,只是更现实,和城里人挂在嘴边的“高大上”的玩意儿不同。


作品集关于教育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