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功臣的宿命(2)

 
  但是帝王并不知道谁是忠心耿耿的功臣,谁是心怀叵测的功臣。而作为功臣本身——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有大功于朝廷,自然是有能力、有威望、能够对皇权产生一定制衡和威胁的人。所以皇帝就开始头疼了:如何分辨呢?
 
  于是皇帝就会采取一系列的试探措施:我去讨伐叛乱,你(彭越)派不派兵跟我一起去啊?我要巡查你(韩信)的疆界,你来不来迎接我啊?我吃饭故意不给你(周亚夫)筷子,你会不会忍气吞声啊?如果一系列的试探都得到正面的回应,帝王或许能轻描淡写地放过去,然后过段时间继续不放心,再进行下一轮的试探……而这所有的试探,只要功臣有一次没有过关,让帝王不满意,那么帝王就会立刻采取行动,或者将其贬官,或者把他关起来,甚至会毫不留情地铲除他。
 
  而从功臣的角度来看,帝王试探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负面的信号,自己只要有一次应对失常,就会身陷囹圄乃至身家性命不保。那么功臣無疑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既然自己“安安静静做个美男子”“老老实实做个顺民”的心愿都已经成了一种奢求,那不如公开造反,行险一搏吧。
 
  而那些确实非常忠心的臣子,在皇帝的猜忌心起来之后,做事更加恭谨,更加让人无从指摘,殊不知,这反倒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皇帝忌惮的恰恰是你的威望和能力,你若继续表现出很高的行政能力和威望,那岂不是让皇帝的猜忌越来越重?
 
  此时,倒不如犯一些非原则性但非常掉价的错误。秦始皇的灭楚功臣王翦和汉高祖的丞相萧何就很善于利用这一点,二者用的手法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自污。
 
  王翦统帅大军六十万攻伐楚国,六十万是秦国的倾国之兵,怎么看王翦都应该废寝忘食地思考用兵方略,才能不负秦王所托。但是王翦在出征前对秦王说:“陛下啊,我老了,我最近看上咸阳某处的田宅,希望陛下能够赐给我,这样我的子孙就有产业了,我这把老骨头也就放心了。”秦王“笑而许之”。
 
  在征战过程中,王翦依然数次上书秦王,不断地强调田宅产业,连身边的大将都看不下去了:“您老这样是不是太过分了,要真灭了楚国,大王难道还会少了您的封赏?”
 
  王翦捋了捋胡须,说出真相:“秦王多疑,现在全国的军队都在我手里,我若不多求田宅让大王觉得我别无他求,那大王肯定会疑惧我的。”后来,王翦果然灭楚封侯,得以安度晚年。
 
  而萧何做得更直接,趁着刘邦征伐英布的空当,在长安周边强行用低价买了很多老百姓的田宅。等刘邦回来,老百姓拦街告御状,把官司直接打到刘邦那里。按理说刘邦作为最高统治者,看到自己的丞相仗势买田,应该很生气,回去严肃处理才对,但是事实上刘邦哈哈大笑,开玩笑般对萧何说:“相国,应该爱护子民才对啊!”轻描淡写一句话带过,没给萧何任何的处分。
 
  按照传统经济学的信号理论,这个问题很难解释:为什么对待有些臣子,帝王会赞赏对方“胸有大志,世之良才”,而对待另一些臣子,帝王反而期望看到他们胸无大志,甚至贪污腐败呢?如果都是要给皇帝发信号来表明自己的忠心或者才干的话,那应该出现某种一致性才对。
 
  在《经济与管理战略研究》上曾经刊登过一篇论文,倒是非常适合用来解释帝王和臣子之间这种非单调的关系。
 
  在帝王的眼中,臣子有两个秘密属性:能力和野心。而能力指数和野心指数只有臣子自己心里清楚,帝王并不清楚;并且臣子还有一个公开的属性,就是名望。
 
  帝王最喜欢用的自然是有能力没野心的人。要让自己在帝王眼中成为这样的人,功臣宿将和新晋之辈需要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从公开的属性——名望上来区分,名望高的一般是功臣宿将,而名望比较低的多是新晋之辈。尽管名望并不完全等同于能力,但是二者毫无疑问是有联系的:在血与火中考验过的功臣宿将,自然有更大的概率是有能力的人;而默默无闻的新晋之辈,当中或许不乏璞玉,但大多数只是默默无闻的官员罢了,在青史上未必会留下名字。
 
  所以,对于新晋之辈而言,最重要的是表明自己是“高能力、高产出”的那一类,故而需要勤奋认真地工作,让皇帝看到自己兢兢业业的态度和工作的实效,以期获得提拔。反之,如果工作不努力,还敢贪污受贿,那么皇帝绝不会放过拿他做反面教材的机会,以此警示其他的官员不要贪污腐败——反正一个能力低、名望低的人,也不能给皇帝创造多大的价值。
 
  而对于功臣宿将而言,皇帝整体来说对他们的能力是有信心的,他们急需表明的,并不是能力,而是自己毫无野心。因为只有当皇帝的人,才最需要得到百姓和百官的拥护。一个臣子如果工作做得太好了,从皇帝那里分走了太多的钦佩和爱戴,即使自己没有任何的野心,也是没有说服力的。
 
  所以要想平平安安地和皇帝做一对全始全终的好君臣,就要不惮于犯那些会让新晋之辈受贬斥和被杀头的“过错”,以此向皇帝表明,自己是真的没有野心。
 
  这个模式推而广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普通的员工一般表现得比较随和;而基层的领导往往不苟言笑,并且爱穿正装来衬托自己的权威,以与普通员工区分开来;但是到了CEO和总裁这个级别,往往又开始平易近人了——他们的地位与手中掌握的资源已经让他们不需要用严肃的外表来衬托威信了。


作品集汪凌燕
相关文章: